□徐丹 夏丹
“不少企业对‘企业合规’的内容非常感兴趣,这次推出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更像是‘菜单式’服务,真是太好了!”2月17日,在常州市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工作推进会上,市工商联、司法局、财政局等11个部门的代表对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表示了充分肯定和期待。
打造涉案企业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标志着常州检察进一步构建涉案企业合规制度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试点,已经步入“深水区”。
全市10家涉案企业
进行合规整改
“构建涉案企业合规制度,是检察机关参与企业治理的一种方式,用法律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划出红线,引导企业自觉改造经营模式、商业模式,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转变,从而消除和预防犯罪。”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强介绍。
适用合规计划的涉案企业,经履行合规承诺并通过考察的,检察机关可依法对其作出不批准逮捕、相对不起诉以及轻缓的量刑建议等。自2020年以来,常州检察机关就开始了这项工作的探索。
目前,全市已对10家涉案企业进行合规整改,促进其走上正常经营发展道路。
“检察建议+合规协议”
打造合规“样本”
“实践样本告诉我们,一个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才能保障企业合规落到实处。”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主任安伟从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说起。
2015年8月,钟楼辖区内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在无实际货物往来的情况下,从另一家公司虚开增值税发票10份,虚开税款数额共16万余元。2021年1月25日,钟楼区人民检察院受理该案。审查起诉期间,检察机关通过走访涉案企业和所在街道村委后了解到,该企业属于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属于上缴利税大户,但企业在税收征管犯罪防控方面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完善,存在极大的违法犯罪隐患。该院遂向涉案企业制发了书面检察建议。
由于整改内容中涉及的财务及税务管理制度这一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检察院邀请了律师及税务等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评估团队,以“检察建议+合规协议”的专项刑事合规基本模式,为其定制设计了合规计划,分别从完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增强反税收征管犯罪意识和补充细化经营管理专项犯罪预防措施等方面,指导企业进行深度整改。专业评估团队定期对整改效果进行监督考核。
推进专业人才库
打造评估机制核心
2021年6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了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常州检察机关在落实过程中,结合本地涉案企业合规工作实际,逐渐走出“常州节拍”。
“企业合规,检察机关不能唱‘独角戏’,应该集多部门、各行业的合力,来解决合规建设中的专业性问题,最大程度保证合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安伟介绍,“目前正在推进的‘一案一组’人才库,就是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核心。”
2月17日,市检察院牵头,联合市工商联、司法局、财政局等11个部门组成了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委会,稳步推进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业人员的选任工作。人才库涉及企业合规相关领域的多个专业,包括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专业人员。
涉案企业合规整改
并不是“免罚金牌”
“试点过程中,如果涉案企业认罪不实、整改不主动不到位、合规考察不合格,最终将被检察机关依法提起公诉、从严惩处,也将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教育、警醒。”安伟说,检察机关将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向社会各界传递一种法治理念: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是动真格的,决不是涉案企业无条件“免罚金牌”,并以此教育警醒关联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守法经营,促进整体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检察机关不仅要关心发展得好的企业,更要多关注那些暂时有点‘瑕疵’的企业,只要帮助这些企业把‘瑕疵’抹平了,发展好起来了,就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市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陈兴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