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局起步的各项工作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落实。为落实省委“持续筑牢党的组织体系坚实依托 扎实推进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展现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风貌,宣传基层党建工作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中共江苏省委新闻网、《江苏通讯》、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和“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联合推出“新时代基层党建在江苏”征文活动。
一、案例背景
淮安高铁商务区办事处站前社区成立于2020年2月,辖区内有淮安高铁东站、淮安高铁汽车客运站,是典型的“村改居”社区。近年来,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满意度不够,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还不强,群众对基层组织的认知度不高,给社区治理带来一定难度。
在这种背景下,站前社区依托“高铁文化”,充分发挥淮安“东大门”的区位优势,紧紧围绕“梦想起航站前·共建幸福家园”的新主题新定位,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努力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服务建品牌,通过“四突出”提升社区基层党建“四度”,共同谱写以“奋斗福、乐享福、和谐福、平安福、暖心福”为主题的“五福”幸福曲。
二、主要做法
突出党组织学习功能,使社区工作“有深度”。突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红色”师资力量为党员上党课,学懂弄通悟透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党员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观看红色电影,丰富学习形式,激发学习热情。为确保学习全覆盖,各党支部和党小组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针对个别情况特殊的党员开展“送学上门”,送上学习材料,一对一、面对面地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得到了党员们的点赞与认可;坚持理论学习与身边事迹讲述相结合,在学好理论的同时充分挖掘、讲述“好故事”,开展“身边的初心故事”等活动,了解“身边事”、认识“身边人”,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邀请了老党员、抗战老兵讲述自己的奋斗故事,呼吁社区居民向先进学习,向榜样靠拢。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线下活动的同时,顺应潮流,用活线上智慧学习阵地,立足学习强国APP、青年大学习等平台,通过微信群积极发动社区党员、群众和青年积极参与线上学习活动,织密党史学习教育矩阵。
突出党组织组织功能,使社区工作“有热度”。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体系,构筑起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与体育、科技与科普、健康促进与卫生“五大平台”。组建专项队伍,健全工作体系,广泛吸纳老党员、群众性活动带头人等群体,成立志愿服务队,下设理论宣讲、党员、卫生健康、助老济困、关爱未成年人、文艺宣传等7支特色志愿服务队,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8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86场。培育社区组织,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以“外引内育、以社孵社”的新理念,筑巢引凤3家专业社会组织,同时本土培育社会组织2家,挖掘、培养社区志愿服务骨干,以培育专业化服务队伍和骨干为动力,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服务网络,开展基层治理、社工服务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项目。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塑造特色品牌。社区结合传统节日以及重大时间点,举办“三八”妇女节剪纸活动、“喜迎二十大 七彩假日行”主题诵读比赛、“礼赞祖国迎国庆 德润人心敬重阳”集体生日会、“‘锋’火燎原,生生不息”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等各类主题活动40余场次。
突出党组织管理功能,使社区工作“有硬度”。社区积极推进党员楼栋长工作,把党组织活动触角延伸到每个楼栋、每个家庭,不断解决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党员主动争当党员楼栋长,着力构建以社区党组织为责任主体、小区楼栋为管理单元、党员楼栋长为骨干力量的社区治理网络,逐步夯实社区治理根基,积极发挥党员楼栋长“政策宣讲员、信息报送员、矛盾调解员、平安巡查员、文明协管员”“五大员”作用;精心打造“微网格”,夯实社会治理根基,按照“任务相当、规模适度、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原则,结合楼栋、单元、自然组等要素,社区将原有的2个综合网格划分为16个微网格,做到“不漏一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实现了网格化管理的无缝隙、全覆盖。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网格党建工作站,设置LED大屏,接入小区监控系统,充分用好大数据,建立健全网格智治“一条线”,为基层治理方式的优化更新指明“要害”,将多种要素融入智慧治理平台,实现人员信息、事件的动态管理,大事、小事全掌握。
突出党组织服务功能,使社区工作“有温度”。有事好商量,构建社区居民“大幸福”。社区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以及多次现场调研,实施了“小小一滴水 彰显大民生”、“便民超市”进社区 便民惠民受欢迎”项目、“修缮涵洞排积水 解决村民‘行路难’”等“老大难”问题,真正把协商会议开到百姓“家门口”,让群众真正感到人民政协为人民,政协委员在身边,着力做好民生实事。关爱帮扶,保障社区居民“微幸福”。认真做好困难群体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及时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并进行动态管理,重要节日走访慰问生活困难群众,给困难群体发放资金,对辖区两户危房进行了改造,营造了良好的帮扶助困社会环境,使广大困难居民的基本生活权益得到了较好的保障。暖心服务,给予“两新”群体“贴心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社区为辖区外卖、环卫等群体打造集休憩、学习、简单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三个驿站,满足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饮水、充电、如厕等基本需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依托驿站阵地,通过红色书籍借阅、播放红色视频,切实将驿站打造成红色学习的“充电站”,定期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进行走访慰问,随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真正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三、下一步做法
红色物业树标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在物业服务领域彰显党的政治色彩,强化党的政治属性,发挥党的政治功能,把牢物业服务的正确方向,整合服务资源、集聚服务力量、健全服务机制,着力解决好居民群众反映突出的物业问题,使之既发挥物业服务功能,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形成“大家事情大家办”的良好局面。
文明实践树品牌。社区在举办常规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打造新型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即打造“居民点单——站所派单——志愿团队接单——活动后居民评价”的活动模式,精细化服务解决辖区居民实际需求,整合辖区资源优势,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创建志愿者服务品牌,打造优质志愿者服务团队。
党建网格促发展。精心打造社区“小微大爱”精微网格工作站,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效整合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将基层“党建”与“网格”有机结合,将党建、综治维稳、应急管理、社会救助、道路交通等工作下沉到网格,探索创新党建引领网格治理的新路子,实现“网格化治理、组团式服务”,以“小网格”构建基层党建“大格局”,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及单位:淮安生态文旅区高铁商务区办事处站前社区 周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