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慧) 近日,2024年度江苏优秀文艺成果奖励项目正式揭晓。经严格审核,省委宣传部会同有关单位对获奖类、播出类和演出类3类86项优秀文艺成果给予认定。
过去一年,江苏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真挚的情感和执着的艺术追求,创作了一批讴歌时代、反映生活的优秀作品。此次入选的86项优秀文艺作品,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均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现了江苏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
江苏文艺高质量发展的背后,是政策的有力支持。2021年下半年,省委宣传部联合省文旅厅、省广电局、省文联、省作协等单位出台《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资助办法(试行)》《江苏优秀文艺成果奖励办法(2021年修订版)》(以下简称《奖励办法》),以前端资助和后端奖励的“组合拳”,打造文艺创作全链条全方位扶持体系。《奖励办法》实施3年来,共认定在全国重要文艺奖项中获奖、在国内外重要平台播出、实现规定场次演出3类优秀文艺成果165项。
综观近3年的奖励情况,今年奖励项目的总数最多。此次获奖类项目中,共有13部在全国性重要文艺奖项评选中获奖的作品获得认定,其中扬剧《郑板桥》、网络文学《滨江警事》(第1部)、广播剧《彩虹路上》、歌曲《盛世莲花》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专题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获第二十九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组委会特别奖,曲艺《花二侯卖花》获第十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舞蹈《思乡切·女史箴图》获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奖,宇文家林的书法作品获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创作方向)金奖,杂技《博物馆惊魂》获第十二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滑稽节目奖。
播出类项目中,55部在国内外重要平台播出且产生重大影响的文艺作品获得认定,其中电视剧6部,电视纪录片19部,电视动画片2部,广播剧19部,网络剧1部,网络微短剧6部,网络纪录片1部,网络专题节目1部。电视剧《江河之上》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黄金时间播出,收视率表现亮眼。网络剧《微暗之火》作为首部登陆央视的苏产网络剧,在央视电视剧频道(CCTV-8)和优酷视频同步播出,以创新的叙事方式、精良的制作水准,获得较高热度。网络专题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国际版先后在29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触达7.2亿人次,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并入选2024年国家广电总局“中国梦 新征程”原创优秀网络视听节目展播。此外,为进一步激励引导我省网络微短剧精品化创作、高质量发展,今年首次将网络微短剧纳入奖励范围,《龙行龘龘》《一梦枕星河》《搬砖吧,大小姐!》等6部获得认定的精品微短剧,均被列入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在央视频道、芒果TV等国内热门网络视听平台播出,收获良好口碑。
演出类项目认定数量由2022年的7部、2023年的11部增加至18部。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部署要求,全省各级各类院团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坚持好剧多演,不断增加优秀剧目演出场次。7个项目在全国经营性剧院(场)售票演出超20场。苏州昆剧院主创的青春版《牡丹亭》自去年以来开启了20周年纪念巡演,在经营性专业剧院(场)售票演出61场,让无数昆曲迷见证了这部传世经典的历久弥新。令人欣喜的是,在政策的激励引导下,基层院团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演出类18个获认定项目中,县级院团有11个,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常州市金坛区锡剧团)出品的儿童剧《草房子》进校园、进乡村公益演出达118场,无锡市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无锡市惠山区吴韵锡剧有限公司)创排的锡剧《太湖春早》进校园、进乡村公益演出77场,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此次认定工作既是对江苏文艺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江苏文艺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未来,江苏将持续优化文艺创作生态,完善激励机制,努力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贡献江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