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劲松 张韦
扬州经开区的街头,挂着“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无人快递车平稳行驶;江畔船厂旁,招商工业扬州鼎衡船厂第二代1.5万吨甲醇双燃料风帆助力化学品船接连交付;在广陵新城,中航机载“共性技术平台研发基地”项目开工,助力扬州融入国家大飞机战略……今年以来,扬州“陆海空”立体产业蓄力起势,先进制造业在这片热土上加速奔涌。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引领,扬州在长三角产业创新版图上标注出鲜明的“坐标系”。
陆地:智驾赋能,汽车产业驶向新赛道
今年7月,扬州“汽车圈”迎来一件大事: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升级为江苏基地,这不仅是一次名称变更,更是战略能级的跨越。事实上,该公司自落户以来,便一直是扬州汽车产业当之无愧的龙头项目。今年,基地启动新能源汽车及产线升级改造这一系列省重大项目,后续还计划投放纯电动车型。上汽大众的此次转型,正是扬州汽车产业从“制造”迈向“智造”的生动缩影。
走进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展厅,仿佛进入智能汽车的“视觉中枢”。各类抬头显示器(HUD)产品琳琅满目,将车速、导航等关键信息投射到驾驶员前方视野,让行车更便捷。“过去,HUD是百万级豪车配置,如今正快速普及到大众车型。”泽景汽车电子仪征工厂厂长尹继昌介绍,公司已覆盖W-HUD、AR-HUD等智能座舱产品,与小米、蔚来、理想等头部新势力紧密合作,今年预计出货量突破90万台。
顺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扬州构建起产业链支撑体系:在智驾系统方面,扬州比亚迪半导体公司生产的IGBT模块,直接控制全车交直流转换、高低压功率调控等核心指标,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的“最强大脑”;在动力系统方面,纳力新材料研发的锂电池新型复合集流体,获得国内外新能源巨头青睐;在车联网方面,扬州经开区获批省首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目前已集聚近50家企业,关联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
海上:绿色领航,船舶产业加速向海图强
近日,新大洋造船的干船坞中,4艘中型散货船正同步建造,而这只是“扬州造船”最寻常不过的一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扬州造船以散货船为主,设备靠进口,没有大型船坞,只能在内河长江码头边焊装;现如今,扬州船舶面向大海实现跨越式发展,并衍生出了海工装备产业。
当前全球造船业正处于繁荣周期,扬州企业紧抓新船需求旺盛的机遇,积极瞄准绿色与智能新赛道。鼎衡船厂打造世界首制两冲程1.5万吨双燃料化学品船、全球首艘浮频浮压1.63万吨双燃料化学品船等40余艘LNG双燃料动力船,并率先布局建造全球首艘氨双燃料动力化学品船;中远海运重工制造的1.6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碳减排8.9%;新大洋造船最新迭代升级的“皇冠63 PLUS”散货船通过线型优化与加装节能装置,日均油耗降低10%以上。
技术突破成为扬州造船逆势增长的核心动力。在中船澄西扬州船舶公司,一艘6.2万吨重吊船较合同期提前223天交付,建造周期比首制船压缩22.6%。公司总经理罗伏祥透露“提速”秘诀,其中包括攻克舵系精密钻孔技术,实现船舵安装轴线一次校准,这些创新成果都直接转化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不仅如此,扬州造船还在新产品领域不断实现突破。招商工业金陵船厂交付的“安吉宏盛”号是目前全球最大、装载能力最强的新一代超巴拿马型汽车运输船,装载能力达9500个标准车位;仪征苏豪创科船舶为国外客户打造的64.8米自升式海工装备,可容纳300人居住作业。去年,扬州发布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在配套产业方面,要做专做精船舶海洋电缆、系泊绳缆、海工平台液压升降装置、海上风电装备等优势产品。同时,紧盯产业链短板和缺项,培育和招引配套企业。
空中:逐梦苍穹,航空产业乘势起飞
日前,位于广陵新城的中航机载“共性技术平台研发基地”项目正在加紧建设。未来,该项目将推动一批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在扬州转移转化,引领扬州航空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从无到有、从零星布局到集群发展,扬州只用了不到6年。2019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正式揭牌。这一“央地合作”的关键一子,迅速激活整盘棋。随后不到一年,中航机载共性技术中心、中国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重磅项目接连落户,一批国家级科研任务和高端人才也随之而来。目前,扬州航空产业规上企业已达85家,覆盖技术研发、整机集成、机载系统、复合新材料、航空航天线缆、通航服务等多个领域。
“我们是C919防波套产品国内唯一的合格供应商,同时还将航空电气互联系统设计能力延伸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领域。”在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总工程师陈大勇指着琳琅满目的航空线缆产品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企业航空类订单同比增长超40%。不仅是宝胜,一批扬州航空企业正加速“升空”:纪元纺织敏锐把握航空产业机遇,利用多种技术,实现高性能特纺材料加工技术的突破;扬州高新区伏尔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不断突破航空航天运输装备领域技术瓶颈,为国产大飞机运输提供关键保障;江苏新扬新材料公司研发的大型倾转旋翼飞机,成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急需的战略装备……
更令人期待的是,扬州正在低空经济这条“新航线”上全速前进。去年出台的《扬州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形成以低空科创制造为核心、以低空检测应用为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全市已规划建设高邮低空经济科技园、邗江航空产业园、新城低空经济产业园等多个功能园区,成立低空经济工作专班、航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已建成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