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倩
“徐奶奶,您的降压药到了,方便时请来村卫生室领取。”近日,在东台市时堰镇塘坝村卫生室,做了30多年村医的练成钢说,“最近几年,村民们看病、拿药越来越方便了,来村卫生室的人也更多了。”
前不久,塘坝村一位70多岁的丁大爷腹痛伴随胸痛,邻居急忙骑着三轮车把他送到村卫生室,练成钢为他紧急做了心电图,同时通过远程心电系统将结果上传至时堰镇卫生院,并叮嘱老人坐着稍等一会儿。随即,镇卫生院医生在远程会诊平台上连线东台市心电中心专家,诊断结果为急性心梗。练成钢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以最快速度将丁大爷送到东台市人民医院。“后来听说,老人植入了心脏支架,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练成钢说。
如何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与大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近年来,东台市在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让更多基层群众成为受益者。记者了解到,东台市数字赋能医共体做法已入选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主题边会中国案例。
“过去,村民做肝肾功能检测,要跑到县城医院,下午还要跑去取报告,有时要耗费一天的时间。如今,村民早上在村卫生室完成血常规、尿常规检验标本的采集,标本通过无人机被送至东台市人民医院,下午就能获取检验结果。”梁垛镇临塔村村医苏凤根说,样本在东台市人民医院化验,结果很快就能出来,“我和同事根据血液化验结果开具处方,而处方同样会经东台市人民医院专家审核,也提高了我们的诊疗能力。”
不仅是检验结果,无人机送药也解决村民过去“拿药比较费事”的难题。“对于一些镇卫生院未储备的药品,无人机可以帮我们从东台市人民医院药房取药,然后送到镇卫生院,单程仅需8分钟。”时堰镇卫生院负责人周礼进深有体会,东台市人民医院中心药房500多种药品,都可以配送到乡镇,解决了镇卫生院罕见药品储备不足的问题。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紧密型县域数字化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科学组建15个医共体,在学习东台的基础上,相继涌现出滨海、射阳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案例。”市卫健委基层处负责人表示,数字化医共体的本质即“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走路,真正提高医疗救治的效率,极大地方便基层百姓”。
作为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环节,射阳县人民医院与当地乡镇构建紧密且高效的联系机制。3月,射阳县人民医院盘湾分院建成。“县人民医院每天安排20余位专家前往我们分院坐诊,这一做法在全市范围属创新之举。”射阳县盘湾卫生院院长时海峰说,“此外,由于盘湾镇地处射阳南端,与大市区相邻但距离县医院较远,县人民医院全力打造创伤、卒中、胸痛中心,让突发的创伤患者、脑卒中患者在就近的急救分中心及时接受治疗,无需前往县城,提升了医疗救治效率。”
“县医院专家定期都会来镇卫生院坐诊,切实为基层老百姓‘把脉’,省去了群众奔波的周折。此外,有效推进‘首诊在基层、小病在基层、大病在县级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县镇同质化管理,并打造基层专科特色。”在射阳县阜余卫生院负责人尤茂锦看来,射阳医共体建设正持续不断推进。
5月,滨海县数字化医共体“一码通办”服务正式上线,将就医、健康管理、政策查询等多项服务整合于“一码”中,让居民就医更便捷、健康管理更省心。“很简单,拿出手机扫扫这个‘一码通办’的‘码’,就医信息等一目了然,这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患者陈女士说。
“如今,在距离县城50公里左右的滨海港镇等一些偏远乡镇,村民不用跑到县医院,在村卫生室就能享受县医院专家的远程会诊。”滨海县人民医院医共体管理办公室主任严树宝介绍,今年这项同质化医疗服务已覆盖滨海所有村居,特别是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一些慢病管理,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针对不同病种,县人民医院进行了每天不同时间段的排班,一次远程会诊能同时服务多个村居的病人,真正促进了县级医疗资源和技术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县级医疗服务,有效破解了基层医疗资源薄弱、服务效率低下等难题。
深化改革、探索创新。推进以数字化医共体为特色的民生改革工程,缓解“看病难”、破题“看病贵”、扭转“看病远”。数字化医共体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民生,我市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让群众就医更便捷、更放心。
记者手记:
什么是医共体建设?记者感受到,核心就是把大医院的好医生、好技术、好服务,“下沉”到老百姓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让群众在基层医院就能享受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这种更优质、更经济的健康服务,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触手可及。如无人机送药变得不再罕见,一些乡镇卫生院通过无人机运送,及时收到县人民医院送达的药品,不但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也拉近了镇村卫生机构与群众的关系。无人机送药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提升,更是医疗服务的范式转变。这种变化背后,是我市医疗体系对“精准医疗”的深度诠释。过去一年来,东台市县域医共体接待了来自20多个省份的数千人次的来访,无人机运输模式为各地来访者带来诸多启发。
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体制机制改革和多方利益调整。在盐城,我们看到,医疗、医保、医药正协同发展和治理,一体推进,形成合力,打破利益藩篱,充分调动起各方积极性,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实现同向发力、良性运行,稳稳地托起县域居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