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大屏上,一款“遇见东坡壶”壶身流畅,造型不凡,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东坡的词,由设计师和工艺师联名开发,为东坡书院独家出品;窑湖小镇将江南山水“搬”到现场,“云上小火车”打卡点排起了长队,游客们期待着“穿越”至宜兴的青山绿水间;拍信科技打造的现象级IP“卡皮巴拉小黄豚”系列文创亮相展会,萌翻了一众参观者;2025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元素的亮相,更是让人们对无锡心生向往……
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文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在这场被誉为“中国文化第一展”的盛会上,我市组织了卓易文化、拍信科技、窑湖小镇等企业参展,还展示了春晚分会场落地无锡后的长尾效应以及梁溪区多项文旅创新成果。从传统文化到最新科技,再到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一个个新场景全方位展现“太湖明珠 江南盛地”的文化创新密码与文化产业活力。
数字技术守护千年匠心
步入江苏展区,卓易文化的展台前人头攒动。“没想到扫一扫就能看到紫砂壶的‘出生档案’,就算不懂专业知识也不怕买到假货了。”来自福建的参展者李女士在展台前扫描了一件展品的“数字身份证”,随即,手机上便跳出了泥料、作者、制作工艺、流通价格等信息,令她十分惊喜。卓易文化推出的紫砂易平台是集“实物+数字版权”于一体的电商销售平台,通过艺术家、非遗大师、优秀IP的独家授权,开发有身份证的紫砂壶,让更多消费者买得起、买得放心。
在5月23日举办的“紫砂·易”平台创新项目发布会上,卓易文化启动了“遇见东坡”“龙耀丰登”“龙德传人”三大IP项目。这些IP的紫砂产品融合了东坡文化和传统龙文化,同步在卓易文化展区展出,格外吸睛。江苏卓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深耕紫砂艺术行业,以版权保护为抓手,采用“数字+”的方式,催生出数字文旅、IP融合、紫砂元宇宙等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成为无锡文化企业的“排头兵”。卓易文化总经理王吉介绍,“紫砂·易”平台通过买实物送文旅权益、版权复刻权益的方式将文化传承和线下文旅消费有机融合,已实现交易额近2亿元,版权总量超2370万个。
自去年深圳文博会首秀以来,卓易文化创新的“电商+(数据)版权+拍卖+交易”全链路模式已引发行业共振,吸引超200家文化机构和科技企业洽谈合作入驻,并为浙江龙泉青瓷、云南茶叶、广东非遗及动漫游戏等多地地标产业提供了落地方案与服务。“我们通过深圳文博会已实现线上交易额超200万元,达成意向交易额近1000万元。”王吉表示,接下来,卓易文化将持续推动全国非遗项目及优秀版权IP的转化,促进全球数字文化产业与中国模式融合创新。
做强IP创设消费场景
深圳文博会上,无锡文化创新元素的亮相,成为江苏展区乃至全国文博舞台的焦点。“作为2025年总台春晚无锡分会场主舞台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以‘诗画清名·乐动江南’为主题,用‘演艺+旅游’延续春晚热度,日均接待游客2.3万人次。”文博会现场,一面展示墙上生动记录了春晚无锡分会场带来的长尾效应。“几年前去过一次,江南的山水很美,我女儿特别喜欢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我们一家打算孩子暑假期间再去。”深圳市民马女士对展示墙上展示的水岸实景演出、非遗市集等文旅消费新场景十分向往。
春晚效应不仅点亮了惠山映月里、南尖公园、清名桥等无锡中心城区的新老文化地标,更在窑湖小镇掀起了文旅消费热潮。坐落于宜兴阳羡生态旅游度假区境内的窑湖小镇,凭借春晚分会场的长尾效应,今年以来,游客量飙升。“我们不仅卖风景,更卖文化体验。”窑湖小镇运营负责人表示,窑湖小镇将东坡文化、紫砂文化、民俗文化、梁祝文化等进行了创新转化,让游客可以参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中。2025年一季度,窑湖小镇游客量同比增长超50%,营收突破3亿元。此外,窑湖小镇拥有丰富的会议会展资源,为小镇探索“文旅+会展”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宜兴好山好水,又有陶、竹和茶,有很多资源值得深度开发!”现场,深圳文旅投资人陈先生发出了如此感慨。
另一侧,拍信科技的“卡皮巴拉小黄豚”IP展台前人气爆棚。这只呆萌的“国民治愈系”小黄豚,全网粉丝数已超百万,浏览量破5亿,成为国内顶流IP。拍信科技旗下拍信创意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内容版权交易平台,企业深耕数字文化经济产业,目前拥有超过2亿数字创意版权内容,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数字创意产品及内容解决方案。“我们正推进卡皮巴拉的主题乐园和动画剧集项目,让中国文化IP走向世界。”拍信科技负责人透露,今年起,公司开始布局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卡皮巴拉”系列产品海外预售额突破500万元。
助力文化企业拥抱未来
文化创新与科技赋能是本届深圳文博会的关键词。卓易文化将区块链与紫砂产业深度融合,推动艺术品从藏品向文化资产转变;拍信科技将创意数据内容与AI落地工具产品相结合,研发了AI Secret智能订阅平台与AI工具出海产品,目前全球用户突破百万……无锡正以创新为笔,书写文化产业的“双创”答卷。
据统计,我市一季度规上文化企业超过千家,总资产超3000亿元,营收超18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速居全省前列。无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无锡紧扣“文化+科技”战略,推动文化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其中,一批积极拥抱未来的文化企业脱颖而出。卓易文化获“全国文化企业30强”提名,累计33家企业跻身“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8家企业、2个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彰显了无锡文化企业的科创实力和发展动能。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政府的布局与推动。无锡以“无事业不产业”为导向,紧盯数字文化、微短剧、文创消费等爆发性风口,近两年,先后赴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京津冀地区、西安经济圈、武汉经济圈和日韩地区开展文化产业招商20余场,每年新增规上文化企业近百家,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我们不仅要引进来,还要走出去,2024年,我市文化贸易出口额同比增长28%。”无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无锡正通过深圳文博会、长三角文博会等平台,推动文化企业“千帆出海”。
(韩玲、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