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霆 陈诚 盛峥 李仲勋
以制造业见长的苏州,在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展现出强劲韧性与蓬勃活力。
今年上半年,苏州市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95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分别占同期全国、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9%、46%,进出口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02.3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393.6亿元,同比增长4.6%。工业投资完成1173.5亿元,增长14.7%,已连续9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何以写就?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苏州锚定“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这一目标,实干笃行、久久为功,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聚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投资加码,筑牢智造集群根基
7月19日,世界500强立讯精密投资50亿元机器人总部基地落子常熟。项目聚焦工业自动化装备、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制造,致力打造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自去年10月底以来,立讯已3次在苏州大手笔增资,总投资额近300亿元。
此外,宁德时代、维信诺、罗氏诊断、协鑫光电等行业巨头也纷纷加码——总投资50亿元的时代新安项目、昆山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项目、罗氏诊断在华最大单笔投资项目接连落地,折射出企业看好苏州、投资苏州、深耕苏州的坚定信心。
企业密集布局,源于对苏州一以贯之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全球领先的“智造之城”这一发展战略的高度认同。苏州集聚工业企业16万家,是全国乃至全球众多产业链的发起点和连接点,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4.7万亿元,工业投资增长12.8%。连续两年以“新年第一会”的形式推进新型工业化,苏州的战略定力正持续转化为企业的积极响应与务实行动。
今年以来,苏州各地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向“智造之城”迈进。3月31日,张家港召开高端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瞄准“千亿级”目标出台三年行动计划,20个高端纺织项目集中投产开工,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7月1日,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综合创新中心在吴中区启用,通过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场加速创新资源集聚;7月11日,2025中国(苏州)光子产业发展大会上,长光华芯、亨通光电等链主企业牵头成立中国(苏州)硅光创新与产业联盟,汇聚首批50家联盟单位,共促硅光技术应用与产业集群融合发展。
苏州还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持续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累计确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示范项目78项,其中“AI+制造”36项,形成“以应用促产业、以产业带应用”的良性循环。
扩大开放,助企搏击全球市场
走进位于相城高新区的苏州中创铝业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发往美国的铝合金梯架。这家“隐形冠军”每年向美国出口超100万架梯架,占据当地五分之一市场份额。企业跨境电商负责人王嘉蒙介绍,凭借过硬品质,今年上半年广交会上,企业斩获澳大利亚、欧洲等全球多地订单,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加快跨境电商发展,推动“苏州制造”走向世界,是苏州以高水平开放赋能“智造之城”建设的一招“妙手”。
3月1日,《苏州市关于推动跨境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施行,从优化发展环境、壮大市场规模、健全支撑体系、强化人才供给、健全金融服务等6个方面出台20条务实举措;5月19日,“2025苏州(东京)跨境电商产业对接会”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搭建中日跨境电商产业深度合作平台,加速推动苏州制造触达日本市场;6月18日,跨境电商卖家俱乐部在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数谷成立,汇聚亿元级卖家与超200家优质工厂,构建“大卖家引领、服务商支撑、供应链协同”生态。上半年,苏州跨境电商经海关平台进出口额达233.8亿元,同比飙升185.3%。
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开放合作已深度融入苏州发展血脉。苏州持续提升投资贸易、市场准入、工作生活便利度,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承接更多国际创新资源。4月26日,2025苏州全球招商大会开幕,吸引42国嘉宾及超50家国际机构参与,两天内签约项目417个、总金额3415.7亿元,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制度创新,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全球半导体分析测试龙头——胜科纳米今年3月登陆科创板,成为江苏第700家境内上市企业。就在敲钟前一天,企业总部大楼电子竣工证照精准送达,将投产周期缩短50%,为上市抢下关键窗口期;上市仪式现场,苏州政务服务团队全程主动礼让“C位”,令企业感动不已。
一个全球领先的“智造之城”,必然离不开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苏州通过系统性制度创新高效配置资源要素,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今年3月发布的《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围绕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推出15项举措:力促普惠贷款新增超千亿、实施引才育才“三百工程”、深化“综合查一次”与“换位跑一次”改革等等。
新启用的苏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服务超市”整合线上线下平台,汇聚九大类专业服务,成为一站式服务枢纽;昆山市企业重整服务中心通过精准研判、嫁接资源、引入“共益债”融资等举措,截至6月已助力102家危困企业重生,化解债务超300亿元,创新实践写入最高法工作报告;吴江区推进民企与企业家债务协同处置,探索类个人破产机制,助力“诚实而不幸”的民营企业重新出发,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不久前闭幕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吸引诺奖得主、超百位国内外院士、70余位国内外高校负责人等逾1700位海内外嘉宾前来寻求合作。现场,苏州面向全球发布45项“揭榜挂帅”关键技术需求,总投入54.12亿元,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用以攻坚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卡脖子”难题,为“智造之城”注入破浪疾驰的强大动力。
以市场化激活效率、以法治化守护信心、以国际化拓展空间,苏州精准、高效、温暖的服务,正托举更多企业与人才在这片沃土上拔节生长。今年上半年,苏州全市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8家,新增境内A股数量与深圳、杭州并列全国第一。科创板新上市企业数、北交所新增申报企业数,苏州同样位居全国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