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单脚站根本站不住,现在绑着沙袋都能稳稳站住。”82岁的南通市民支淑珍参加“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课”1年多,身体情况明显改善。3年前在4个社区试点起步,“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课”现已覆盖18个社区500多名老人。不久前,南通制定发布全国首部聚焦老年人失能失智干预的地方性规范,造福更多“银龄一族”。
以点上突破带动整体跃升,今年南通聚焦医疗技术能力提升、医德医风建设、数智服务、公共卫生等领域,深入实施一批高质量发展领航项目,努力让医疗卫生服务更为优质均衡、更加公平可及。
撬动支点,“五融合”提质医疗资源
7月21日,“免疫江苏行”活动首站走进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们现场分享器官芯片、肿瘤免疫治疗等前沿医疗技术。该院党委书记卢红建介绍,依托省免疫学会、东南大学医学院等合作单位,南通市一院承担建设“区域示范性医学科创平台”领航项目的重任,聚焦群众健康新期待撬动创新支点,提质扩容医疗卫生资源。
突破科研院所较少、科研力量不足等瓶颈,南通区域示范性医学科创平台闯出“五融合”建设路径:基础研究与临床创新相融合、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融合、院校协作与医工交叉相融合、院企合作与成果转化相融合、接轨上海与合作东南相融合。
在全市29家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均与上海名院名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南通与东南大学携手共建“器官芯片临床转化中心”,南通大学多学科团队正联合申报“江苏省脑认知智能康复工程研究中心”。全市已有17名专职科研博士对接重点医院康复科、内分泌科等17个临床学科。今年,南通卫生健康系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达44项,较去年增长超90%,创历史新高。
“本以为是骨折,没想到已经骨质疏松了。”上个月底,55岁的张树芬(化名)因胸痛到南通市一院检查,胸部CT上传医院与南通大学联合开发的“AI智能诊断平台”,3分钟就检测出骨密度异常,比起传统流程节约时间90%。“我们是这项创新成果运用于临床的第一站。”医院影像科主任王天乐介绍,AI平台正逐步向妇科、骨科和风湿免疫科等多学科推广。搭建“产学研医政资”六位一体对话平台,南通已有13个Ⅰ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10个创新医疗器械进入国家特别审批程序。
打通堵点,“一张网”覆盖管理盲区
“警告,该单位超过48小时未记录处理数据。”8月2日,南通市崇川区卫生监督所数字化监管平台响起警报,检测到一医疗单位48小时无医疗废弃物处置记录,随即派出两名专职人员上门检查,从锁定机构到开具处罚、责令整改,全程不到半天。
全市医疗机构超3800家,仅靠有限力量难以“全覆盖”监管。依托“大数据+AI”打造智慧卫监“一张网”,南通聚合风险态势、机构运行、风险监督等功能板块,建设数字化监管平台。南通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徐飞介绍,平台已产生处方预警超124万条、医生接诊量异常预警52万余条、患者门诊就诊频次异常预警1.1万余条,全部得到及时处置。
“一张网”的功能还在拓展。打开8月20日如皋市下原镇卫生院全科医生陈钰的处方单,记者发现,在上面签名的还有如皋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医师杨晓琴。相比城市,镇村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如皋建立“线上审方平台”,全市14家镇卫生院和352家村卫生室的处方单实时上传,由县级医院经验丰富的医生共同把关,实现县域三级医疗机构同质化管理。陈钰感慨,通过联合审方,自己的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卒中抢救,快一秒处置,就多一分希望。海安在基层织起一张“心电网”,全市227家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配备便携式可穿戴心电设备,对接远程心电智慧信息平台,并安排高年资心内科医生轮流值班,24小时在线候诊。试点两年来,已完成心电诊断27061例、预警1999例,处置危急病例148例。目前,如东、通州等地正借鉴试点经验,推进建设“心电一张网”。
托起难点,好医院建到“家门口”
8月5日中午,家住南通开发区的王学军来到小海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了一副清热化痰的中药。第二天,他就收到南通市中医院统一煎制、配送的中药汤剂。
今年,南通市中医院与多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共建“共享中药房”。中医院副院长王兴红介绍,通过“智慧云中医”平台,南通市中医院集中审方煎制中药汤剂,已服务市民超1500人次。
二次中风的倪老伯家住唐闸镇街道,需每天进行康复训练,他没有往大医院“挤”,而是选择在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唐闸镇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峰介绍,通过市康复联盟,中心在南通市二院指导下进行改造,引进气压治疗、作业疗法、气动手套训练等康复设备,服务能力大大提升。推动优质医疗服务加速下沉,南通已成立精神卫生、妇幼健康、肿瘤防治等9家医疗专科联盟,数量居全省第一方阵。
近年群众对医养结合机构的需求持续攀升,南通卫健部门调研发现,全市58家护理院仅有10家在农村乡镇。南通探索在基层医疗机构增设护理院,既提升基层床位使用率,也增加乡村护理资源。承担试点任务的通州区安排资金,对川姜镇卫生院、先锋卫生院等4家卫生院进行医养结合项目改造,预计可增设近300张医养结合床位和安宁疗护床位。
构建“百姓更放心、管理更有效、社会更满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南通推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建设环境美、服务美、人文美、质量优的“美丽医院”,已建成13个县域医共体、10个城市医疗集团,实现医联体网格化全覆盖。“锚定重点、难点、痛点攻坚突破,既要有‘有解思维’,还要有‘优解思维’。”南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张兵表示,将以领航项目为抓手,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高起点谋划“十五五”规划,引领健康城市建设迈入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