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2人获评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
2025-04-29 08:54:00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讯(记者余梦迪)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江苏共有121人受到表彰,其中全国劳动模范82名、全国先进工作者39名。在宁共有22人获表彰,其中全国劳动模范13名、全国先进工作者9名。

五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是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我省通过自下而上推荐、民主公开评选、层层审核把关,进行初审和复审两次审核,所在单位、省级和全国三级公示,最终评选出121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121人中,企业职工和其他劳动者类别54名,占总数的44.6%,其中一线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43名;农民类别28名,占总数的23.1%,其中农民工16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类别39名,占总数的32.3%。在年龄结构方面,以“70后”和“80后”为主,35岁以下7人,占比5.79%。最大的69岁,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燃烧传热与热能系教授宣益民;最小的20岁,是江苏省方山体育训练基地射击运动员、2024年巴黎奥运会10米气步枪混合金牌得主盛李豪,他也是今年获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南京喜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实验室,“85后”全国劳动模范、研发工程师张恒楠常常一待就是10小时。从一线技术员到全国劳模,她用10余年破解29类40种新产品研发难题:主导研发的挤食果冻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连续多年全国第一;攻克乳酸果冻白点沉淀、零防腐剂杀菌质保等11项行业技术瓶颈,参与研发的19种新设备使生产效率提升20%—30%,年节约成本300万元。

作为党员,她牵头建立“研发流程标准化”体系,自主开发培训课程,将技术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团队,培养出一批年轻骨干。“食品研发要‘接地气’,更要‘有底气’。”她的目标是让安全美味的中国食品享誉全球,用科技创新守护“舌尖上的幸福”。

“有困难,找小崔!”在雨花台区福润社区,这句口头禅充分体现了居民对全国先进工作者、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西善桥派出所教导员崔圣菊的信任。自2011年担任福润社区民警起,崔圣菊以“小崔热线”“一袋式”管理法、“慧联动”App等创新手段,实现连续8年入室盗窃零发案,成为群众的“24小时安全守护者”。

身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崔圣菊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组建法官、律师、调解员等参与的“五员”调解工作室,年均化解矛盾600余起,成功率达96.8%,辖区保持“零越级访”。她领衔的“崔圣菊劳模工作室”培养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李雷等一批骨干。她所在的雨花台分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西善桥派出所获评南京公安“最美警队”。“群众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她的手机24小时在线,让“安全线”直通民心。

57岁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党总支书记万代红步履不停。从少先队辅导员到集团校总校长,这位正高级教师39年扎根课堂,践行“为党育人”初心。她提出“具身教育”理论,打造“五我”党建品牌,推动学校成为江苏省“四有”好老师重点培育基地,培养出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省特级教师等骨干力量。

作为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她首创“儿童成长支持计划”,主持近20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主编《循礼顺势:儿童成长支持教育的研究》等10本专著,相关成果5次亮相全国教育创新公益博览会。“双减”背景下,她推出“周三自主作业日”“体育选项教学”等创新举措,其经验两次登上央视,让素质教育落地有声。此外,她主动赴陕西、内蒙古支教,助力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至西部,用行动诠释“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

这是我国第17次全国劳模评选表彰。1950年至2020年,累计表彰先进个人33708人次。1995年后,每5年逢“五”“十”年份举行,旨在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