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产投联动 南京发力产业生态招商
2025-04-26 08:50:00
来源:南京日报
【字号:  】【打印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甜甜

今天,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召开“满月”。一个月来,大会产生的磁场效应持续显现,一批标志性项目以“南京速度”落地生根。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宁揭牌成立,双方从接洽到完成注册落地仅用时19天;汇川技术南京基地项目投产当天研发测试中心项目即签约,“投产签约双同步”;计划总投资1亿欧元的赛米控丹佛斯南京工厂和丹佛斯集团四大生产基地之一的Editron南京工厂,在丹佛斯南京园区落地“双子星”;总投资额30亿元的芯擎科技全球自动驾驶总部项目落地南京;全球工业软件巨头达索系统智能制造中国总部项目在宁签约……

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南京众多高科技产品集中亮相、多个创新型平台先后揭牌。大会后,南京持续发力产业生态招商,高质量招商、高效率引资不停步,全力以赴“项”前冲,为城市“向新而生”储备资源。

滋养:从“引凤筑巢”到“林茂凤栖”

产业生态招商不是简单叠加资源,而是通过机制创新、平台赋能、服务升级,将城市变为创新要素的“强磁场”、产业升级的“加速器”。

在秦淮区,跨国药企上演极速“通关”——默沙东南京分公司不到半小时办好营业执照,服务专员“驻点指导”、职能部门“容缺受理”、区领导“跨级联动”,让外资落地效率再提速;

在雨花台区,产业战投基金“牵手”联动招商——软件谷深度对接毅达资本、南创投等省市基金投后项目,吸引希奥端、美敦宜科技等优质项目落户南京;

在江宁区,硬核科创刷新“奔现速度”——追觅科技孵化的劳尼克斯项目当月签约当月开工,50亿元投资、35亿元年产值的智能园林工具基地“火速上线”;

在玄武区,黄金楼宇“留白”育新芽——中节能大数据总部项目入驻空置4年的“黄金楼宇”,政府“捏紧载体”只为匹配高能级项目不“将就”……

今年以来,南京健全高水平良性招商引资新机制。聚焦项目招引“提质”,着力招引大体量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项目,标志性外资、总部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项目;投资落地“提效”,完善重大项目招引推进全流程机制,强化项目落地要素资源保障;信息捕获“提速”,常态化开展信息渠道攻坚,在捕捉项目信息、加强对接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提高活动实效上下功夫;招商打法“提优”,深化落实“引资稳资若干措施”,坚持专班化运作,加强应用场景建设,发挥产业基金作用,用好市场资源渠道,发挥好专业招商队伍“主力军”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机制,加大常态化培训力度,持续激发招商新动能,整合招商资源力量,切实形成招商合力。

产业生态如水,企业如鱼——水质清冽、养料丰沛,鱼群自会溯游而至,当政务服务如阳光普照、人才资源如活水涌动、供应链条如根系交织,企业便能在协同创新中裂变出更多可能,滋养生态,形成生生不息的循环,真正实现“IN南京,赢未来”。

立势:以生态之力培育创新“热带雨林”

政府招商引资,企业投资兴业。在基础要素优惠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谁在技术、人才、金融等新型要素配置方面做得更完善、谁的产业链效率更高,谁就有可能在招商引资中胜出一筹。

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上,南京揭牌成立了概念验证中心、科技成果转化学院、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市级产业招商中心等系列平台,4个产业攻坚推进办公室分别瞄准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领域,形成平台体系创新“组合拳”,统筹全市资源、攻坚重点任务以及发力新赛道。同时,会上还发布一系列投资促进新举措,着力营造一流投资环境;建立重点企业投资服务陪伴计划,化解融资堵点;投资南京地图一览产业商机;“投资南京”“亲清·一企来”引资和稳资双热线,对客商有求必应……出实招、亮干货,南京进一步打破要素流动壁垒,实现专业化、精准化招商。

建设科创产投新生态,不仅需要企业家,还需要科学家。

近年来,南京积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推出“人才强市25条”,通过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建立紫金山英才基金,建成大创园、留创园等创业孵化载体等举措,分领域实施创新型企业家梯队培育工程,加快培养企业创新创业人才。

在4月16日举行的江苏(南京)—法国经贸合作交流会上,法雷奥动力总成中国区总裁叶伟以“20年扎根南京”的经历向全球企业推介:南京不仅有很好的区域优势,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科研优势非常突出,为企业研发提供了人才基础。

大院大所富集,是南京手中最有力的“科创王牌”之一,加上本地的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不断加力的科创产投政策,就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带来相关产业的爆发式增长。

一家家龙头企业成为招商代言人的同时,也为南京编织起一张辐射全球的“招商网”。

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来到南京的巴斯夫,经过30多年的发展,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飞速发展,也成为南京的“招商代言人”。

“2020年我们在南京建立巴斯夫数字化中心。依托南京充沛的科教资源和完善的数字化产业技术,该中心不断发展,目前已经拥有超过2000多名顶尖数字化人才。”巴斯夫大中华区总裁楼剑锋说。

这是一座不争“风口”造“地基”的城市,它不追求制造“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神话”,但始终尊重创新,擅长培育“润物细无声”的“沃土”。

谋远:让城市与企业“互为土壤,共育繁花”

2025产业科技创新与投资促进大会期间共有102个重大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投资总额达1300多亿元。如果你为这一环节“蹲一个后续”,就会发现,南京打造科创产投新生态不只是要企业“投”,还要吸引资本、平台、人才等创新要素,让城市本身成为最硬核的“生态IP”,让更多企业“把根扎深、把梦做大”。

签订合作备忘录后,市投促局与德国默克中国公司将推动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制造等新业务和投资项目在宁落地,并深化校企人才等合作。

总投资额达百亿元的国网电科院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项目,将建设高端电力装备智能制造中心、试制中心和工艺支撑中心,同时将加强功率器件产业发展资源能力建设和电力电子装备生产试验基地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国网在宁产业集聚,实现产业扩容升级。

同样在会上签约的华天国产先进芯粒集成项目,拟建设2.5D、3D高端封测研发平台及封测生产线,打造引领高性能计算时代的芯粒封装生产基地。

……

纳百川以成巨海,投木桃而报琼瑶。生态招商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城市与企业的共生共荣。

“我们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高端机床装备联合实验室,携手攻关高端机床‘卡脖子’问题;我们与中国药科大学共建高端联合研究院,攻关高端产业化难题;我们以南京为核心枢纽,构建覆盖全省的智慧、人车物一体化营销网络。”通用技术集团总经理崔志成说,2024年合作规模突破30亿元,预计未来3年累积规模将超百亿元,助力南京持续培育壮大智能化消费新场景。从“让利招商”到“生态聚商”,科技、产业、投资促进“组队”招商,南京的招商逻辑,早已转向全域资源的“系统出击”。

谷雨节气刚过,立夏节气将来。今天,项目中有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的“映日荷花别样红”,来日一定能创造“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繁荣景象。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