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搬来幸福时光小区时,组织生活参加不上、遇事儿没处找,像‘断了线的风筝’。现在有了党员服务站,能随时咨询政策、参与志愿活动,归属感又回来了!”近日,宿迁市宿豫区陆集街道搬迁党员刘志才的一番话,道出了当地“户居分离”党员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随着宿连航道、临港产业园、潍宿高铁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陆集街道超300名党员因搬迁形成“户居分离”情况,随之产生的组织生活参与难、属地管理覆盖难、作用发挥融入难“三难”问题,成为基层党建工作新挑战。对此,陆集街道党工委深入探索“户居分离”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通过“组织聚人、服务聚心、学习聚能、参与聚力”四维发力,有效提升“户居分离”党员管理效能与服务融合水平。
组织聚人,织密联络网。街道按“分类管理、动态更新”原则,指导各支部建立“户居分离”党员台账,专人定期更新,累计完成108人次组织关系调整;同步绘就《“户居分离”党员流动分布图》,精准掌握党员流向。结合党员搬迁情况,动态调整网格阵地,将虎山村第一网格党支部前移至集中安置区,打造集红色书吧、议事厅等功能于一体的党建阵地,配套便民设施。阵地启用至今已开展活动20余场,该村94名安置党员组织生活参与率从不足30%跃升至85%,成功破解“参与难”问题。
服务聚心,建强服务链。依托街区党群服务中心、幸福时光小区共享空间,设“户居分离”党员服务站,开专属窗口提供组织关系转接、政策咨询、返乡创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梳理“简易事线上办、一般事代办、重要事帮办”清单,代办医保缴费、法律咨询等事项。同时,借助“豫见先锋”暖心资金(财政拨付+社会注入)建立常态化关爱机制,今年已累计发放21.15万元,慰问困难党员群众200余人次,以“雪中送炭”式服务凝聚向心力。
学习聚能,创新载体学。为“户居分离”党员定制“线上学习套餐”,依托“学习强国”“先锋宿迁”等平台推送党的创新理论、政策解读,今年已开展线上学习70余次,推荐必学资源40余批次、学习信息200余条,确保“离乡不离学”;线下抓农忙间隙、节假日党员返乡“窗口期”,开展“凝心铸魂提站位”“光影铸魂淬党性”等集中培训,覆盖200余人次,让理论学习从“云端在线”走向“线下实景”。
参与聚力,搭建共治台。推行“户居分离”党员居住地报到制,社区设专门窗口,发放报到指南和服务纪实手册,引导党员融入居住地活动。今年以来,已有110余名党员完成报到,累计服务超250小时。结合社区需求与党员特长,组建“睦邻”“时钟花”等3支志愿队,开展政策宣传、矛盾调解等服务,收集党员参与治理先进事迹23例,“党员微光”汇聚成基层共治合力。
如今,陆集街道“户居分离”党员已从“管理难点”变为“治理亮点”。这一党建创新实践,不仅有效破解了重大项目推进中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瓶颈,更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凝聚党员、服务群众、赋能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经验。
李艳 杨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