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着力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2024-11-29 09:16: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张瑾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人文经济学”的重大命题,为文化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打开了广阔空间。

新思想指引新方向。徐州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引领,完善乡村非遗保护工作体系,推动非遗工坊提质增效,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创新和丰富工作手段,持续抓好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据市文广旅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县级以上非遗工坊41家(省级4家、市级26家、县级11家),今年销售额已超3亿元,培训乡村就业人才2000人次,直接带动就业2813人,间接带动就业5100人。

守正创新,开辟新天地

整合农业、旅游、文化资源,深入实施“非遗+农业”“非遗+旅游”农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市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非遗传承、品牌挖掘、产业培育,从品牌包装、生产创新到产品营销,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为了让“小香包”发展为富民“大产业”,2018年,贾汪区马庄村将手套厂老厂房改建成香包文化大院,将马庄香包制作基地从原本70平方米的小作坊搬进了2000多平方米的香包文化大院。游客不仅能购买香包、参观香包制作过程,还能体验制作乐趣。

积极拥抱国际国内大市场,去年以来,马庄香包探索“国潮+汉风+商业”非遗品牌新创意,对香包布料、图案和颜色进行更新换代。马庄村村委会主任王侠介绍,马庄先后与浙江、上海、成都等地企业合作,引进苏州香云纱工艺、设计银币葫芦等联名款香包,让非遗技艺接轨市场环境,有力催生了非遗项目的内生动力。2023年,徐州艺香香包(马庄香包)被评为江苏省首批非遗工坊。这一年,马庄香包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创历史新高。

以质量为根本,以品牌为核心竞争力,徐州山楂糕产品创新“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入驻华润苏果、罗森、7-ELEVEn等全国3万家门店,200多个城市均有销售,2023年公司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带动村民致富。

“持续推进‘非遗+工坊’深度融合。”睢宁县文体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局组织非遗传承人带动周边群众以工作室等形式开展面塑工艺品制作、下邳蒲扇编织等,以‘岚山烧鸡’等非遗项目为引领开展工坊化生产制作,推进非遗工坊深度发展。全年‘非遗+工坊’模式已惠及人数达1000人,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文旅融合,做强产业链

响应国家关于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徐州大力推动非遗工坊的建设与发展,用非遗工坊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包括原材料供应、包装设计、物流运输等,取得了稳健向上的发展态势。

从驴拉石磨磨出面糊,到通过标准化车间生产出煎饼礼盒,市级非遗项目汴塘煎饼利用“短视频+电商”进行销售,形成产业链。汴塘煎饼在各景区设立销售点,让游客在体验美食制作的过程中,实现“非遗+农文旅”深度融合,全镇煎饼年产值达1400万元。

沛县持续对非遗工坊的建设、运营给予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定期组织专家对非遗工坊进行指导,帮助工坊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工坊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部分非遗工坊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还逐渐向周边地区拓展市场。

以古沛郭家烧鸡制作非遗工坊为例,其对本地家禽养殖、调料生产等产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沛县酿酒技艺非遗工坊的酿造技艺源于汉朝,迄今已有2000多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截至目前,沛县3家市级非遗工坊年产值2812万元,预计全年将超过3000万元。

到窑湾古镇旅游的人,多半不会错过镇上的酒坊。市级非遗工坊苏窖酒坊依托省级非遗保护项目“窑湾绿豆烧”,在窑湾古镇景区内建立生产销售展示培训基地,带动就业,形成产业链条,促进了旅游发展。

非遗工坊作为当地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集市等非遗展示和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参观、体验,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引领带动,拓宽致富路

通过师徒传承、培训讲座等方式,徐州各县(市、区)相关部门为非遗技艺的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但培养了一批年轻的非遗传承人,而且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开辟了文化致富的新路径。

省级非遗工坊江苏影文剪纸、柳编非遗工坊由江苏影文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牵头建设和运营,工坊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人数达2000余人次。村民经过培训后,熟练掌握非遗技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获得了稳定的收入来源。部分学员经过长期培训后在公司或非遗创意基地就业,公司还鼓励学员自主创业,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

市级非遗工坊新沂市明帝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立生产基地、展销中心。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带动就业80余人,年产值3000余万元,上缴税收100余万元。

沛县依托文化中心举办各类非遗技艺培训班,邀请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授课,提高从业者的技艺水平和创新能力,并组织工坊负责人参加管理培训,将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培育成乡村文旅带头人、乡村工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睢宁县现有“草本慢卤”和王集香肠制作两处市级非遗工坊,两个牵头企业徐州惠农鸭业有限公司和徐州久思乡食品有限公司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两公司直接带动周边群众就业人数超过250人,间接拉动新增就业人数超过600人。

“完善机制,搭建平台,推动非遗项目活态传承。”市文广旅局非遗处处长朱泓表示,将持续利用非遗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展现非遗当代价值,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弘扬。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