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各地抓好水稻育秧保障粮食丰收
2024-05-23 08:58: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蔡思祥 通讯员 王煌

“我今年育出来的秧苗整整齐齐、质量更好,对产量提升有大帮助。”连日来,新沂市秀水青山家庭农场的负责人王义胜很忙碌。

初夏时节,徐州气温渐暖,放眼田间,刚栽插的水稻秧苗吐出一片新绿,田地里到处孕育着生机和希望。

水稻要丰产,育秧是关键。民间自古就有“苗好一半谷,秧好半年稻”之说。据市农业农村局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我市的水稻播种面积预计在270万亩,育秧结束后,水稻插秧在6月25日左右结束。眼下正是水稻育秧和栽插的关键时期,各地全力抓好水稻育秧工作,落细落实水稻机插等关键技术措施,稳定提升水稻生产能力,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专用营养土育好苗

“突、突、突……”随着自动化育秧播种机在田里马力全开,机器上的两排育苗盘,经过履带传送到各个环节,由机器自动添加床土、投稻种、加覆表土,没多久田间就摆满了一盘盘播好种的秧盘。近日,记者走进沛县朱寨镇朱寨村良畈谷物家庭农场的水稻育秧基地,多名村民正娴熟地配合着育秧机开展自动化作业。

农场主贺莉擦去脸上汗水介绍说:“目前良畈谷物家庭农场有40多亩育秧田,秧苗供朱寨、燕庙、甄庙、黄井4个村机插秧所用。我们采用双盘育秧,稳定性好、产量高,品种为金梗616,颗粒饱满,口感好。我们将利用好新技术、新品种,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盘装育秧便于后期无人插秧机进行机械插秧,成本低、效率高,6月中旬,农场将采用我们新购买的无人插秧机插秧,即可实现5000多亩秧苗入地。”贺莉说。

只有“品控”到位,秧苗才能健康成长。水稻育秧周期一般为30天,从选种、育秧土、育秧床、流水落谷、叠盘暗化处理及微喷灌溉,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尤其在种子萌芽时,育秧土是直接影响种子出苗率的关键,这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天气、温度和用水等因素。

“这是育秧专用营养土。”贺莉指着田头的土堆介绍,这些育秧用的土看似寻常,却不简单,都是经过沛县农业农村局邀请来的指导专家调制的育秧土,由冻融的土壤加入水稻育秧基质和水稻育秧伴侣融合而成的,并且从去年就用塑料膜进行覆盖保存。“土壤隔绝了空气,也控制了湿度,这就是育秧土的基质。这些土至少可以提供1个月的养分,能保障稻苗茁壮成长。”

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沛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给农户们带来了新的育秧技术,也让他们坚定了扩大产能的信心。

规模化育秧提高出苗率

5月18日,在贾汪区穗穗金家庭农场的智能大棚内,十余名工人正熟练地操作着全自动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只见一只只空秧盘被依次放上传送带,随着机器运转,精心调配的营养土、水稻精品良种均匀播撒在秧盘里。从流水线下来的育秧盘,由育秧小车运送至智能大棚内整齐摆放。秧盘成品快速制作完成,育出了丰收好苗。

据了解,该流水线一小时能完成约40亩地800个育秧盘,农场今年计划育秧满足2000亩地4万盘,预计5天内完成。穗穗金家庭农场承包种植土地500亩,农业生产实行全程机械化,是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贾汪(稻麦)推广示范基地。

“工厂化育秧不仅节省秧田、稻种,棚内智能水肥一体化喷灌设施还能有效节省人工成本,不受天气影响,出苗率更高,秧苗抗病能力更强。”据穗穗金家庭农场总经理温文玲介绍,大棚里的秧苗比露天水田育秧亩均减少生产成本约240元,每亩的大棚秧水稻单产比水田露天秧增产50公斤左右。

选育良种是水稻稳产增收的基础与关键。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此次大棚育秧以南粳5718、苏秀867等适合贾汪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为主,产量高、口感好,该批秧苗生长期在25-30天,预计6月上旬就可以陆续下田栽插。

新技术播种节能增效

整个播种过程像印刷报纸一样,将均匀“印”好稻种的纸张铺到秧田里,盖一层塑料薄膜,在露水作用下,“印”在纸上的种子发芽生长,“印”有种子的纸张能自动降解。“你看,这上面‘打印’出来的不是字,而是整齐排列着的一粒粒稻种,它们被粘在纸张上固定,最后成为滚卷形状。”邳州市土山镇水稻种植大户贾强边操作演示“印刷”播种机作业流程,边向记者介绍道。

你见过“印刷”播种作业场景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着实让人很难相信。随着水稻育秧播种期的临近,贾强新购置了一台水稻印刷播种机,近日,记者在贾强的合作社里,目睹了这个神奇的机器。

“这个水稻印刷播种技术,是近年来我国刚兴起的一门农业播种新技术。能解决过去杂交稻因播种不匀导致的空穴、漏穴或者一穴多颗的现象,为来年的丰产丰收做好准备。”在谈到印刷播种效益时,贾强高兴地表示,“用这种设备育秧,不仅覆盖均匀,而且比之前节约大概20%的稻种,实现节能增效。除了确保自身使用外,我们的农机合作社还将开展社会化服务,为周边村镇提供育秧插秧工作。”

据了解,今年邳州市水稻种植面积49万亩,将选用南粳5718等优良品种,指导各经营主体育足水稻秧苗,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保证栽插用秧,确保骆马湖流域入湖河流沿线1.26万亩直播稻应控尽控,并通过2个5000亩水稻示范片,进一步推动全市生产作业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

近日,在新沂市时集镇陈刘村水稻育秧基地,种植大户田垒带领专业合作社的村民们也在开展集中育秧作业。田垒说:“与传统育秧相比,机械化水稻精准育秧具有育秧均匀、节省成本、高产稳产等优势,从育秧、移栽、中耕管理、收割全程机械化。今年我一共育了3个品种秧苗,9万多盘,足够4000多亩地种的,目前已经被预订了3000多亩。”为了鼓励合作社扩大育秧规模,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新沂市还加大了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水稻机械化育秧行列。“今年新沂全市水稻预计种植面积约40万亩。”新沂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魏联善说,借助育苗优势,新沂市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水稻订单种植模式,积极推广水稻种植新模式新技术。同时,为做好机械化水稻育秧工作,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集中开展育秧和机械化等相关配套技术培训指导,提高育秧质量和效率,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为做好夏收夏种工作,今年我市还将积极扩大水稻集中育供秧示范面积,坚决压缩直播稻面积,着力推进规模化种植和订单生产,促进优质优价。

作者:  编辑:王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