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代表活力与幸福的“66%”
2024-08-27 08:54:00
来源:常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董心悦 通讯员 常市监

66%,是目前全市个体工商户占经营主体总数的比重。

45年前,江苏首个个体工商户在我市天宁区诞生;到今年8月底,我市已有56.46万户个体工商户,带动近100万名城乡居民就业。

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常州守“实体”,更护“个体”。守护这面广量大的“66%”,就是守护经济发展活力、百姓生活幸福。

让办事少些弯路

“现在开店方便多了!”8月23日,市民黄俊意在新北区龙虎塘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一件事专窗”,一次性领取了营业执照和餐饮经营许可证,自己的同名锅贴店当天就热气腾腾地开张了。“以前开店都是市场监管、城管、消防几个部门来回跑,这次只要在家门口交材料,大热天的很省事!”

黄俊意开过好几家小吃店。在他看来,大部分个体工商户不懂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的办理流程,以前到窗口只能“说什么就照做”,手里材料“一大叠”,心里却一点不踏实。现在,这些顾虑消失了——开办餐饮店、便利店、零售药店等“小店”所需的多个许可事项被合并为“一件事”,申请人只需跑一个窗口、交一次材料,就能将事情办好。

办事,几乎贯穿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全生命周期,让个体工商户办事减材料、减流程,就是给他们减去不必要的麻烦,攒够精力谋发展。近年来,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首创“同城通办”登记模式,实现营业执照“全市通办通取”,在全省率先试点“开药店”“开便利店”“开餐饮店”一件事改革,积极推进个体工商户准入环节“一件事一次办”。

在此基础上,一个联席会议打通了服务链。2022年8月,常州市扶持个体工商户联席会议机制建立,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发改、工信、人社、税务等15个成员单位参与,涉及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类问题集中议、分类解。目前,“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已拓展应用场景46个,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被打破,各事项办理时间平均缩短了一半。

让资金不再棘手

一大早,张真就匆匆赶到了江南农村商业银行。他和表弟悉心筹备的火锅店开在常州新晋“网红街区”大庙弄,由于前期装修店铺、购买设备花了一大笔钱,如今,流动资金有些紧张。

“你的信用评分达标的话,我们现场就可以审批放款。”银行工作人员的话让张真很意外。

“我以为银行贷款要抵押物呢,没想到啥也不需要。”张真吃下了定心丸,立即“扫码测额”,现场测出的“常个贷”预授信额度有46万元。根据需要,他当天就拿到了20万元低成本信用贷款。

融资难、融资慢,一直困扰着个体工商户。2023年3月,市市场监管局与人民银行常州市分行等12个部门会同相关商业银行推出了“常个贷”信用贷款线上产品,一年半来,就有2.08万户个体工商户像张真一样,凭借个体信用得分——“常个分”快速获得了贷款。“推动9家试点银行参与,打通了12个政府部门的3000多万条数据,就是为了让个体工商户能够轻松贷款!”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冰说。

资金难是“老大难”,齐心解决就不难。依托联席会议机制,我市在个体工商户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领域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助力创业者减轻“经济包袱”。财政局、人社局减轻个体工商户用工成本,持续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加大稳岗扩岗补助;住建局对缴费困难的个体工商户实行“欠费不停供”,累计缓缴水、气费超亿元;司法局开展常态化“法治体检”,为个体工商户挽回经济损失8000余万元。

让前路更有盼头

8月,暑热难耐的季节,天宁区采菱社区的一间活动室却静得出奇,几名烙画学员正手捧木板,专心致志地勾画山水图案。他们的老师——常州烙画非遗传承人张国良,围着长桌转了一圈又一圈,为每个人纠正火候、力度。

“这间工作室就像我的一块宝。”自梳篦厂退休后,张国良申领了烙画工作室营业执照,通过“持证营业”,让传统烙画变为非遗文创“活”了起来。最近,社区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其列为“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工作室更是新增了10名烙画学员,一边发扬传承,一边带动就业。农民汤建平加入后,每月靠一双巧手就增加了4000多元收入。

9月是“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今年的主题突出了“分类帮扶、激发活力”。

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入选全省首批“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试点”一年来,天宁区将8万户个体工商户精准划入“三型四类”,分类制定扶持政策,更选树了张国良烙画工作室等首批80户“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作为重点发展对象,真正落实“有困难的要纾困,有潜力的要发展”。

“想把店做大怎么办?”青果巷唐宴餐饮店老板孙亚没想到,有转型需求后,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把个体工商户转型企业的环节难点从头到尾讲了个透,更捧出了诚意满满的财政奖励。“我们想做大,政府部门很支持,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

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有355家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成为企业,数量比2023年增加了42%。通过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政府部门的用心正不断换来个体工商户发展的信心,助力个体工商户不仅“长得快”,更能“生得好”。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