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网格员就是您身边的‘接单员’!这是我们的服务卡,您记好我的联系方式,或直接扫码加我微信,有事您直接跟我说!”日前,南京江北新区葛塘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在新城社区文承熙苑小区开展的“热线进小区·一网解民忧”活动,吸引了不少居民关注。网格员云晓雅在人群中一边亮身份、加好友,一边挨个儿为过往居民解说街道今年新推出的“先解决问题再说”服务机制,“有我们随时‘接单’上门,保准问题解决得又快又贴心!”
“社区、村居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格’,只有不断完善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切实把基层治理工作抓实抓细,才能真正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街道党工委书记余建军说。
网格员变身线下接单员,
服务百姓诉求“跑起来”
葛塘街道位于江北新区最北端,辖区内城区与农村共融,商住、拆迁小区与农住户共存,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共居,多元社会结构不仅给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带来了新要求新挑战,也是协调解决好城乡融合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等发展性问题的关键所在。
“今年,我们进一步整合全街多部门资源,推出‘热线进小区·一网解民忧’活动,把‘先解决问题再说’机制向社区和小区延伸。”街道市民诉求处置中心副主任滕艳表示,在这种模式下,街道现有的101位综合网格员全部化身“12345”线下接单员,用主动上门、靠前服务,努力变“接诉即办”为“未诉先办”,方便居民第一时间“找着人”“找对人”,最大程度缩短问题处理时间,提高问题解决率。
“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的确快!”当天活动现场,有居民如此感叹。原来,就在前不久,该小区刚发生一起涉及物业公司、小区业委会和门面房业主三方利益的停车位纠纷。小区网格员在接到居民关于“门面房处突然增设收费停车场”的反映后,立即赶往现场,并协调街道城市管理办和所属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参与会商会办,既使得小区门面房前车辆得到有序管理,又最大程度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停车便利,还不影响店面经营。
与其诉后解决,不如有需即办。数据显示,街道在社会治理层面的流程优化,不仅有效降低了上半年“12345”工单量,还让基层网格化治理的服务效能进一步释放。在诸如上述小区停车位等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街道“有请当事人会办”相关经验做法,也获得新区层面的通报表扬。
党建引领赋能党群联动,
汇聚多方力量“强起来”
作为典型的涉农街道,葛塘街道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同步推动城乡提质发展,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关键,充分释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社区治理、小区治理和乡村治理中的聚合力,以“团结一大批”“带动一大片”的党群联动共建效果,不断实现文明强街、产业富民。
在芳庭社区,14支“最美芳庭”系列志愿者队伍每年开展志愿服务100余场,服务上万人次。以此为基础,社区不仅适时成立了芳庭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将各种社会组织服务工作更加体系化,还于去年7月份成立了江北新区第一家社区级社会组织支部——芳庭社会组织党支部,以支部的近50名党员为骨干力量,积极带动身边更多居民投身疫情防控、小区邻里矛盾调解、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相关做法获评“江北新区首届社区治理十佳创新案例”。
长城村作为纯农业村居,通过规范村集体自治制度“活血”、强化龙头带动“引血”、聚合各方资源“输血”、探索多元发展“造血”的“四步走”工作法,成功打通村集体经济发展“经脉”。2021年,仅村社账面土地房屋出租收入就同比增加了240余万元。今年预计通过引进龙头企业,提高农业机械化、科技化水平,带动30余名农民实现增收逾40万元。
集成指挥靶向校准纠偏,
创建文明城市“美起来”
“注意!位于葛中路的扬子二中今天上午新生开学,可能会出现机动车违停和人群聚集现象,请附近执法人员及时做好人群疏散和车流引导工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吕岑通过“智慧中心”,对相关工作进行现场调度。
文明是城市最隽永的魅力。近阶段以来,聚焦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街道从多部门集中抽调人手,成立“文创专班”,用“线上指挥+线下巡查”的“双通道”模式,精准找“短板”、文明倡新风,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在葛塘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三楼,借助覆盖全街重点场所及点位的指挥调度平台,文创专班将“智慧大屏”的关注焦点集中在辖区美利广场、中山农贸市场、部分学校及工地等人群集聚、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有重点地开展环境卫生治理、社会秩序维护等工作。
与此同时,由街道主要领导带队、各部门各村居工作人员共同参与的巡查小组分头走访于巷陌田间,现场办公,点对点治“顽疾”、强“短板”,清单式推进各类问题立行立改,提升文明成效。
“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大考,全街上下务必深刻认识新形势新要求,群策群力,聚力聚焦,用实际的整改和创新,把葛塘建设成为有温度的人文之地、有显示度的文明之地、有感受度的精神家园!”余建军在街道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于“大美葛塘”建设的重要意义,道出了辖区居民对于“宜居新城”的向往。
在全街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辖区居民自发加入进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以文明的行为规范绘就城市幸福剪影。
吴婷 李昀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