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纪委监督执纪理论水平及办案实战能力,今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纪委聚焦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提质增效。
提升人员素质,淬炼履职“内功”。抓好镇纪检监察干部选拔任用,严把拟任职人员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切实把有能力、素质高、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年轻干部充实进来,进一步优化结构、盘活力量。严格对照区纪委监委列出的信访举报执纪审查、案件审理等各方面工作能力要求,镇纪委为每位纪检监察干部量体裁衣,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分批组织人员赴区纪委各相关职能科室跟班学习、跟案锻炼,进一步提升纪检干部的执纪执法能力,增强上下联动和沟通能力。通过联合办案、提级办案,以练促专,实现“单兵作战”向“兵团作战”的转变。
规避外界干扰,提升履职效能。为有效减少“熟人社会”、人情因素对纪检案件办理的不利影响,镇纪委要求镇所有三套班子领导、一办五局两中心正职负责人和各村书记规范填写廉政档案信息采集表与重大事项报告表。同时向全镇公布投诉监督信箱和电话,不定期对相关人员的廉政档案信息采集表和重大事项报告表进行抽查与暗访,杜绝发现漏报瞒报的行为。镇纪委将所采集信息作为案件办理回避的重要依据,确保相关人员认真、及时、正确地填写。同时,对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人情关系进行严格把关,使其“轻装上阵”,心无旁骛种好监督“责任田”。
推进体系建设,提升监督质效。年初即明确镇纪检干部各自分工,但分工不分家,分工协作,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镇纪检干部按照要求每周填写《履责纪实记录表》,认真梳理总结每周重点工作及成效、问题线索收集办理情况,制定下周工作计划,并报区纪委干部室备案。同时,镇纪委书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做好常态化集体谈话和个别提醒谈话。加强纵向联动以及与其他镇街纪委的横向联动,进行定期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做法,从而进一步查漏补缺,提升监督执纪质效。
强化监督保障,切实解决民忧。积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着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采取“上访变下访”“领导接访”“带案下访”等措施,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实施“镇三套班子成员包村、镇工作人员包案”的处置化解模式。聚焦群众身边的难点热点问题,镇纪委坚持关口前移,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镇纪委书记以及镇纪检干部在推进矛盾纠纷日常排查化解中,充分发挥执纪监督的作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沈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