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龙:创新打造苏青协作理论宣讲“联合体”
2024-05-16 09:29: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2010年,党中央做出对口支援青海的重大战略部署,江苏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州。2019年以来,如皋以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为契机,组织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如皋市委党校“马跃皋原”理论宣讲队,与青海省海南州委党校携手打造东西部理论宣讲“联合体”,探索理论宣讲骨干培育孵化新模式,开辟出一条东西协作的创新路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花开青藏高原。

工作室进高原,为联合体建设铺路架桥。如皋市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是全国首家以理论名师命名、以师带徒培养基层理论宣讲人才的创新平台,是全国唯一的被中宣部表彰的“双先进”。如皋充分发挥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的人才培育功能和理论宣讲名师的示范效应,推动东西部理论武装工作交流互鉴。串点成线,构建实践基地。五年来,如皋市委宣传部组织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先后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兴海县等地挂牌成立工作室分站,帮助协作地区培育理论宣讲队伍。工作室各分站扎根高原,打造选拔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的理论宣讲队伍培育集散地,成为锻造民间理论武装人才的“名嘴小熔炉”、打通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的“党群连心桥”。完善机制,打造样板高地。如皋与海南州委党校共同签订《青海省“昆仑英才·教学名师”姚呈明理论武装海南州工作室培养协议书》,进一步完善工作室运行机制、学员选拔标准、培训考核办法等,推动工作室分站建设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海南州委党校定期开展与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如皋市委党校“马跃皋原”理论宣讲队的交流互动,不断提升工作室建设水平。“姚呈明理论武装海南州工作室”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教学名师”工作室,成为青海省委党校系统州地市首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

名师结对带徒,为联合体建设孵化人才。打造理论宣讲联合体,队伍建设是关键。如皋结合“理响皋地”品牌打造,帮助海南州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快速成长,孵化出一支“不走”的理论宣讲队伍。专兼结合建网格。用好学校思政教师、科研队伍、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优势,吸引专家学者、成功人士、道德模范、“土专家”和大学生村官等有宣讲能力的优秀人才加入宣讲队伍。既注重发挥县级层面“理论大咖”作用,又注重培养乡村一线的基层宣讲员,实现理论骨干网格化覆盖,做到县有专家、乡有名嘴、村有志愿者,打造出一支关键时候抓得着、靠得住、用得上的理论宣讲队伍。青蓝携手强队伍。如皋发挥工作室培育孵化功能和理论名师引领作用,创新运用“青蓝结对”培训机制,组织成云雷、姚呈明等理论名师以及在省市级比赛获奖的“百姓名嘴”,结对培养西部地区青年宣讲员,定期开展线上理论沙龙、集中备课试讲、专家名嘴评课等活动,帮助当地基层宣讲员提升理论素养和宣讲能力。提能增干育人才。海南州各分站的青年骨干注重把理论逻辑转化为生活逻辑,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话语,翻译成藏语,传播党的理论、阐释政策主张、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截至目前,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累计为海南州培养基层理论宣讲骨干46人,被人民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

提升宣讲质效,为联合体建设添砖加瓦。如皋市组织本地理论名嘴走进高原送课上门,激励当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自觉把党的好政策与勤劳致富结合起来,团结奋进创造美好生活。创新方法载体,拓展覆盖面。如皋携手海南州,指导基层理论宣讲骨干利用农牧民党员活动室等群众家门口的阵地大力开展“板凳宣讲”“牧场课堂”,依托“农牧民大讲堂”“民族团结宣传月”等活动载体,用鲜活的“青海话”讲理论、讲政策,让党的好政策在高原山沟“贴地飞行”。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打造“指尖课堂”,培育壮大“理论+融媒”的宣讲“新矩阵”,拓展理论武装参与度、覆盖面。紧贴群众实际,打造精品课。聚焦重大理论热点和海南州党员关切的生态环境保护、乡村产业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焦点,开展课题调研、集中备课、评课评讲,打造出适合当地党员群众口味的宣讲精品课,通过工作室各个分站推广使用“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一批高质量的讲稿、课件、视频,实现资源共享。上门送课送学,提升感染力。如皋组织本地“理论名师”“百姓名嘴”奔赴青藏高原,进党校、进机关、进乡村,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先进理念技术、宣扬典型特色案例,为当地群众解思想之困、政策之惑、现实之难。指导工作室分站结合主题教育和农牧民党员冬春训,更加精准把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农牧民“家前屋后”“柴米油盐”,使理论宣讲更具“烟火气”,让当地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作者为如皋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作者:张炜龙  编辑:王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