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安) 11月13日上午,全市慈善工作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浩出席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冯岩主持会议,并宣读了市委书记盛蕾关于广泛开展慈善捐赠活动的批示。
盛蕾在批示中指出,慈善事业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尺,也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事业的重要论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认真落实慈善捐赠税收优惠、金融政策、信用激励等各项支持措施,开辟募捐新渠道、丰富捐助新模式,积极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慈行善举在宿迁大地蔚然成风。希望广大企业履行好社会责任,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特殊困难群体送上更多关爱,展现企业的担当与风采。各级慈善组织要敬重善主、敬畏善款,完善慈善资源供需对接机制,将每笔善款、每份爱心都用在最困难、最有需要的群体身上,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贡献更多慈善力量。
刘浩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宿迁慈善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市慈善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他指出,近年来,全市慈善事业规模持续壮大,效益不断彰显,氛围日益浓厚,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慈善事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需要充分发挥慈善在社会财富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要多措并举做大慈善“总盘子”。领导干部带头做好表率,鼓励引导广大企业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积极开展慈善募捐。组织开展好各类捐助活动,多措并举发展社区慈善,持续丰富拓展捐赠模式。优化多渠道支付功能,完善线下捐赠网点布局和捐助设施,创新轻量化捐赠场景,着力构建便捷捐赠网络。要不断提升慈善救助效益和能力。突出精准化救助,“一人一策、一类一策”制定差异化帮扶方案,推动慈善资源与救助需求实现最优匹配。坚持项目化实施,做精做强助学、助医、助老等传统优势项目,积极拓展应急救助、心理关怀等服务领域,实施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口碑好的慈善项目。注重多元化帮扶,开展送技术、送岗位、送信息等发展型援助,构建“物质基础保障与服务关怀并重”的全方位帮扶体系。要持续擦亮“善行宿迁”城市名片。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讲好慈善故事,带动和激励更多人见贤思齐、投身慈善。分层分类健全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慈善阵地,吸引更多人走近慈善、参与慈善。积极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慈善项目、公益活动,全面落实各项慈善优惠政策,形成“政策引导慈善、慈善反哺社会”的良性循环。要健全完善长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部门联动、上下贯通的“大慈善”工作体系,建立行业规范管理、全流程资金监管、资源整合等机制,让更多优质慈善资源惠及宿迁群众。
副市长,苏宿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国荣;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耿静波、市政府秘书长骆志弘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