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兆刚 陈琦 薛瑾) 11月10日,省统计局发布13个设区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宿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6.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8%,增速全省第三。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力推进各项稳经济政策落地见效,不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市经济总体稳健运行。
企业发展动能充沛,是经济向好最直观的体现。11月11日,在江苏泗阳协力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正紧张地调试设备、组装产品。“前三季度,公司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同比增长15%,远超预期目标。目前订单饱满,生产计划已排至明年6月。”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永辉说。
作为今年首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该公司专注于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拥有136项专利。王永辉表示,公司未来将从多维度发力,深化与当地绿色家居、电子信息企业的协同合作,开发定制化设备,并计划依托泗阳的园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预计全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企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宿迁对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坚定追求。今年以来,全市围绕“615”新型产业体系,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化产学研融合,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智能化转型。
位于宿豫区的正大饲料(宿迁)有限公司中控室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便能实时监控饲料生产的全流程。通过引进国际一流的智能化生产与控制设备,该公司实现了从生产到出厂的全流程无人封闭操作,有效保障了生产安全。
“公司配备了专业的检测设备及品质管理人才,通过近红外分析仪等智能设备,可实时检测产品关键参数,快速研判原料与成品的指标,有效保障产品质量。”该公司总经理刘征说,与传统饲料厂相比,公司的产品不良率已从5%显著下降至0.1%。
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是宿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宿迁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充分发挥工业经济“挑大梁”作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由机电装备、绿色食品、高端纺织、光伏新能源、绿色家居、新材料6个主导产业以及15条重点产业链构成的“615”新型产业体系提速发展,成为宿迁应对风险挑战、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负责人、讲师张琼分析认为,前三季度宿迁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既得益于“615”新型产业体系的精准布局和“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对产业升级的强力驱动,也得益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市场活力保驾护航,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依然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宿迁应继续坚持既定产业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紧盯重大项目招引建设,以更实举措增强发展后劲,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宿迁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