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江苏37名个人27个集体荣获表彰,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了江苏力量。
冬去阳生春又归,江花江草处处新。26日,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省市县三级共有1466个重大项目参加集中开工,年度计划投资4377亿元。从地区分布看,苏南地区集中开工项目共719个,苏中地区共374个,苏北地区共377个。江苏各地大力发扬“三牛”精神,高效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推动全年各项工作高点开局、高位推进。
要进一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精心组织、善作善成,强化要素保障,依法科学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达效。要严把质量关、安全关、环保关、廉洁关,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绿色工程、民心工程、阳光工程。
——吴政隆在全省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脱贫攻坚交出亮丽成绩单
“十三五”时期,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经过不懈努力,江苏全省254.9万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两不愁三保障”成果不断巩固提升;821个省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6+2”片区和12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区面貌显著改善。
(图片来源:南京发布)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紧扣精准打赢脱贫攻坚战、支持西藏新疆等民族地区发展和团结稳定,高质量推进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工作,产业协作助力脱贫致富,民生帮扶改善百姓福祉,消费扶贫促进富民增收,劳务协作突出稳岗就业,智力支持帮助扶智扶志,累计援助对口地区资金40.13亿元,实施项目818个。
(图片来源:徐州发布)
2020年,徐州市62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达到12212元,是2016年初的4932元的近2.5倍;269个经济薄弱村集体年平均收入61.48万元,是2016年初的6.02万元的10倍多。5年来,连续3年徐州市累计脱贫率和经济薄弱村达标率均位居全省第一,连续4年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量和增幅均居全省前茅,连续4年在全省扶贫工作考核中位居前列。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十三五”期间,盐城市立足“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大力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经过不懈努力,全市41.85万低收入人口、105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和响水、滨海两个省重点帮扶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为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以来,扬州市委、市政府组织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高质量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沿河、沿江地区65个市级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45万元、55万元,实现“户脱贫、村达标”的脱贫目标。
宿迁作为江苏省低收入人口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地区,“十三五”期间,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一个不少、一户不落”。2020年,脱贫成果巩固率达100%,全市低收入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万元、省定经济薄弱村村均经营性收入50.1万元,分别是“十三五”初期的2.6倍、8.4倍。
重大项目节后开工建设忙
(图片来源:无锡发布)
22日,无锡市委书记黄钦来到江阴,深入调研企业运行和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目前手上的订单情况如何?”“原材料价格怎么样?”“项目推进过程中还有什么困难和问题?”每到一个企业,黄钦都与企业负责人交流,详细了解企业运行和项目推进情况。他说,江阴大企业多,是国内许多产业循环的重要支点和联结点,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以重点产业、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走出产业链价值链整体向中高端攀升的“江阴路径”;要坚持创新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积极对接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持续激发创新动能,进一步提升江阴在区域创新中的地位。
(图片来源:淮安发布)
同日,淮安市市长陈之常率队赴淮安区、清江浦区和淮安工业园区,实地调研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黄码港位于京杭运河与淮河入海水道的交汇处,处于京杭运河苏北段中心位置,是通江达海、北上南下的重要枢纽。陈之常指出,黄码港规划建设对淮安内河航运枢纽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科学把握区域定位,牢固树立绿色航运理念,坚持系统思维,一体谋划港口规划与片区空间布局,规划建设好水运物流区、产业加工区等板块,以更高层次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服务淮安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23日,徐州市市长庄兆林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专题调研包挂重大产业项目。他强调,一要全力推进项目复工开工:要提高项目开工复工质量,注重实物工作量和投资量,做到高质量全面开工;二要全面掀起项目招引和建设热潮:要在全市全面启动“拿地即开工”试点工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三要全方位做好服务保障:要做好全方位服务,超前梳理项目及人才各类需求,开展人性化、保姆式服务,不断提升项目建设实效。
产业强市被镇江市委、市政府确立为“一号战略”,新春开年第一会擂响了奋进战鼓。25日,市长徐曙海冒雨深入一线调研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情况,实地察看项目进展,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向企业宣传即将发布的人才“镇兴”新政。他强调,要强化全要素保障,实行全方位服务,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确保“一号战略”落地落实。同时,坚定实施人才“镇兴”行动,加快建设人才聚集福地,让更多年轻人口、高端人才来镇江创新创造,在镇江安居乐业。
(图片来源:常州发布)
26日,常州举行2021年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季活动。常州市共有122个项目参加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年度计划投资492亿元。市长陈金虎强调,要进一步发扬“三牛”精神,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以“拓荒牛”的精神招引项目,要以“老黄牛”的精神推进项目,要以“孺子牛”的精神服务项目。
(图片来源:苏州发布)
同日,苏州共有228个项目参加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年内计划投资584亿元,项目数量和年度投资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市37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739亿元,年内计划投资926亿元。市长李亚平强调,要一着不让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加大重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一鼓作气全面掀起建设热潮,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有效投资量;一以贯之统筹做好服务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图片来源:南通发布)
同日,南通市参加2021年全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共147个,年度计划投资359亿元。市长王晖强调,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更优的作风、更实的举措,一着不让抓好项目招引,高效协调抓好项目推进,瞄准一流抓好环境优化,确保省级重大项目数持续保持全省前列,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图片来源:宿迁发布)
同日,宿迁举行2021年全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71个,计划总投资977.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6.1亿元。本次集中开工项目体量较大,单体项目平均投资达到13.8亿元,同时质量和结构也比较好:一是制造业项目占比高,二是产业契合度高,三是项目质态较好。
钱忠同志任泰州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丁志强同志任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包亚同志任泰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刘晓蕾同志任泰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
王晓梅同志任泰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