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春莹 崔文文
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指出,要抓牢科技创新“牛鼻子”,强化重大科技战略落地见效,提升科创平台能级水平,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建设区域人才强市,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创中心,着力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引擎。
徐州如何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实现科研、教育、产业的无缝对接和高效协同发展?记者日前进行了实地探访。
技术攻关
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建模、计算、调整不同的焊接点……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徐州高新区的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时,研究院材料装备所所长王端正在带着团队一起对新承接的研发项目进行反复地测试修正。
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12月,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人才和技术优势,在新材料研发、分析检测、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产业技术应用研究,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解决了多项国家和行业“卡脖子”问题。
2020年,国内无法生产300吨以上的挖掘机斗齿,需要成套化进口。徐工集团找到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提出共同研发国产的斗齿系统。
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单爱党介绍,在多方努力下,不到一年,团队成功研制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同类型产品。经过多次改进,两年后,研究院牵头生产的产品获得了徐工的认可,其使用寿命比进口产品高30%,但价格降低近三分之一。
如今,大型矿用挖掘机斗齿系统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我们获批了3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大规模投产。”单爱党说。
从技术研发到实际应用再到规模化生产,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能够在四年内实现一系列攻关,离不开其灵活的协作模式。
“我们研究的课题就是企业实际的生产难题,采用问题驱动模式,精确定位到合适的研究团队,确保研究成果高度贴近应用需求,加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单爱党说。
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在工程机械领域的探索,是徐州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与专业研究院建立合作加快技术转化,不仅促进了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还为地区培育了新的增长点。
目前,像上交大(徐州)新材料研究院这样的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徐州共有273家,去年新孵化高新技术企业33家,徐州正不断提高面向产业需求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衍生孵化能力,厚植新质生产力沃土。
成果产业化
全链条打通“最后一公里”
促进产学研用同频共振离不开政策支持,如何形成“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徐州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协同发力,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
在2023年淮海人才峰会上,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江苏华兴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帅分享了自己扎根邳州的创业故事。
“选择落户邳州,在于政府专业高效、敢作善成的作风,以及融资租赁、人才补助、产业基金等方面诚意满满的优惠政策。”罗帅说,企业初创时,厂区是一片玉米地,资金、人才、管理等难题接踵而来。但只用了1年时间便盖起了高标准的洁净厂房。如今,相继有近30位硕博士把家搬到了徐州,团队扩大至近200人,其中享受徐州人才政策的核心人才约占三分之一。
经过两届淮海人才峰会的成功举办,徐州全市人才资源总量已达183万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释放出强大的磁场效应。
为解决企业创新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需求,我市构建“政府+基金+银行”三位一体科创金融支持体系,持续拓展“苏科贷”“高企贷”等科技金融业务,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市场推广。
市财政每年拨付高校服务地方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在徐高校聚焦我市“343”创新产业集群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2023年共完成校企技术供需合作160项,开展揭榜挂帅定向课题23项。
在建强专业服务机构方面,我市制定出台《徐州市技术转移奖励与补助资金实施细则》《徐州市中试基地认定管理办法》,推进中国矿大、江苏师大技术转移中心实体化运作、市场化运营,鼓励支持中国矿大、徐州医科大等在徐高校院所建设中试基地、创建省级概念验证中心。
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徐州创新主体活力得以激发,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市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徐州科创圈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