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向党代会建一言献一策”网络征集活动总结暨座谈交流会在宁举行,活动共收到2000多条有效意见建议,其中50余条代表性内容已被党代会报告起草小组研究吸纳,30条被评为优秀意见建议。
活动由市委办公厅、市委研究室等单位指导,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广播电视集团共同发起,通过“线上微专题+线下微访谈”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专用网页、座谈调研等创新多样的形式,面向全市、全网,广泛汇集各方智慧,为高质量起草党代会报告、谋划好事关城市发展的重大事项建言献策,营造全市上下关心南京发展、献策党代会报告的浓厚氛围。
本次征集活动围绕奋进“十四五”主题,内容涉及科技创新、现代产业、城市国际化、城乡建设管理、区域一体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精神文化生活、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党的建设等领域。活动自10月9日起至10月20日结束,共计12天,受到了社会各界和网民群众的高度关注和踊跃参与,征集话题全网点击量及阅读量超1000万,全媒体报道300余篇次。
记者梳理发现,在征集到的2000多条“建言”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建设管理、科技创新和精神文化生活等领域大家最为关注。
“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话题占比最高,达31%。其中,近两成建议围绕生活环境整治,包括充分利用智慧技术提升老百姓生活环境,统筹利用好小区电动车充电桩、停车位等。其他建言既有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呼吁,也有对全民健身场馆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劳务派遣行业标准、优化共享单车更新流动、促进体医融合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关注。
“城乡建设管理”也是市民网友最为关注的类别之一,占比达到21%。不少网友在留言中建议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乡村产业、公共服务、人才资源、文化培育等方面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
“精神文化生活”和“科技创新”两大类别收到的意见建议数量也较多,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网友建议加强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积极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在“科技创新”领域,有市民建议南京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创业学院。
在踊跃提意见建议的市民网友中,既有南京本地居民,也有在外地关心支持南京发展的网民。据主办方统计,参与者中职业占比最多的是企业管理人员,达到16.72%;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占比16.64%。
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建言献策活动。活动期间,主办方通过发送手机短信的形式及时向每一名参与活动的市民、网民表示感谢,并在市属媒体和“南京发布”等新媒体平台开设“建言献策”专题专栏,对优质意见建议进行选登,做到有征集、有回应、有反馈。同时,每天对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梳理和认真研究,遴选出一批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供党代会报告起草小组研究吸纳,专题报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真正使优秀“建言”引入政策、进入决策、丰富对策,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在昨天的总结暨座谈会上,活动主办方为10名获奖市民和网友代表颁发了优秀意见建议的纪念证书,赠送体现南京本地特色的文创纪念品,并组织进行交流发言。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赵剑锋建议,要紧密依托在宁高校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的科研力量,加快建设南京科学中心,并设立“工业设计软件开发研究院”,瞄准当前重要的、易被别国“卡脖子”的工业设计与技术制造方面的设计与施工软件,在工业设计软件领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雨花台区梅山街道梅岭社区党委书记李祯祯表示,她所在的社区老龄人口多,在70岁以上老人中,55%有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超过85%的老人有养老助餐需求,她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的居家养老配套设施,建立区级居家养老服务库,办好老年食堂。
党代会报告起草小组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广大市民及网友提出的不少诤言良策已经被研究吸纳,感谢大家对南京城市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让我们共同期待党代会的正式召开。
南报融媒体记者王茸章庆苍淑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