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兵:产教融合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
2022-12-06 09:48:00
来源:新华日报
0
【字号:  】【打印

应用型本科高校已成为科教兴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常州工学院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工程,让教育理念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学科专业与产业创新双向融合、师资队伍和产业进步同频共振、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探索走出一条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流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新工科专业群,培养“会应用、能跨界、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当前,以科技创新、知识赋能为导向的新经济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引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新型人才的需求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才是第一资源。新旧动能转换,新兴动能发展活跃,为与城市共生共荣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和目标。常州工学院打破学科之间、校企之间的藩篱,动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高度呼应,形成了智能制造等6个面向产业的新工科学科专业群,涵盖93%的工科专业。树立“会应用、能跨界、善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1234”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拥有一个爱岗敬业的品质,具备工程理论和工程实践两个基础,实现工工、工文、工管三个跨界,提升工程领导力、工程创新力、团队合作力和国际竞争力四种能力,培养能扎根地方、胜任岗位,具有创新能力和责任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产业+”赋能,构建“亲产业、重工程、深融合”人才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立足于培养什么人这个首要问题。作为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常州工学院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旨归,以为地方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为己任,持续培育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特色,构建与应用型创新人才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聚焦工程应用,“产业+”赋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品质打造、基础打夯、潜力挖掘、素质锤炼等各环节加入“产业+”的企业模块或元素,实现增工程意识、强工程功底、扩工程视野、提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使学生的工程观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聚焦产业技术,构建工程导向的课程体系。以实际工程项目案例为抓手,分解知识模块,打造任务式、项目化、多模块协同支撑和职业认知—职业技能—职业发展三层级递进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呈现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大实践观等特点。专业建设水平和课程建设水平大幅跃升,获国家一流专业9个、一流课程4门,省一流专业19个、一流(精品)课程31门,8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或完成专业认证进校考查。

产教融合,构建“高能级平台、开放式队伍、跟进式评价”保障体系。常州市是苏南教育现代化示范区、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全省唯一示范性高职教育园区和国家首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推进校企融合式发展,学校在平台建设、队伍建设、质量评价等方面与地方产业行业高度耦合,动态式相互促进并迭代式发展,建立起以产业为逻辑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企入校,构建“跨界实践、综合创新”的高阶性实践平台。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4个,共建集实践教学、创新创业、学生就业、教师培训、科技服务于一体的“五合一”基地,将产业元素有机融入学科专业教学,营造真实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引导学生了解行业、认识专业、熟悉职业。打造6万平方米国家级产教融合中心,建设“研习工厂”式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融入企业学应用、贴近产业做创新。聚焦形态,建设“多元多能、因时而进”的开放式师资队伍。实施“引航计划”,柔性引进企业技术精英26人为“企航师”。聘请百名产业技术精英为“产业教授”,选拔百名骨干教师为“校代表”柔性进驻企业,设立“工匠大师工作室”,引进工匠大师2人、企业兼职教师133名,长期聘任“产业教授”100名,“企航师”26名。校企双方导师充分融合、共同进步,教学科研能力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良好态势。“双师双能型”教师比例达47.3%,拥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52人次,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142名,江苏省“产业教授”14名。

持续改进,构建“跟进质量标准、跟进产业需求”的质量评价体系。跟进工程教育认证质量标准,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跟进产业需求动态调整评价指标,不断提升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培养方案与职业能力的匹配度。多维发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快速提升,毕业生在长三角地区就业比例为95%左右,在江苏省内就业比例达85%。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学校连续两年入选江苏省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并获省领导肯定批示。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共获奖762项。

(作者为常州工学院院长)

作者:张兵  编辑:王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