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彤)昨天,江苏省船舶海工产业创新联盟成立暨产业创新对接活动在我市举行,来自船舶海工产业有关高校院所、集群专家委员会、船东船企代表等相聚一堂,围绕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协同整合,共商创新引领江苏船舶海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共谋加快建设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司长徐春荣,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朱爱勋,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致辞,并与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委书记邢涛、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宋迎东、江苏科技大学校长嵇春艳等共同为江苏省船舶海工产业创新联盟揭牌。
徐春荣在致辞中说,江苏充分发挥船舶海工产业优势,汇聚行业创新资源,成立省船舶海工产业创新联盟,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务实举措,也是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希望联盟坚持需求导向、生态构建、开放发展,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助力江苏船舶海工产业提质升级、打造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朱爱勋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给予江苏船舶海工产业发展的关心与支持。他说,船舶海工产业是落实制造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支撑,也是江苏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的重要承载。省委省政府高位统筹、系统谋划,省工信厅及全省各地创新落实、整体推进,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高能级创新载体打造、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生产制造模式创新、产业创新人才支撑等,加快建设现代化船舶产业体系,率先建成世界级船舶海工产业集群。
张彤代表市委、市政府对联盟成立表示祝贺。她说,南通船舶海工历经半个世纪的培育发展,走出了一条由修船、造船到高技术船舶、海工装备、高端配套协同发展之路。目前,正加快船舶海工等优势产业焕新升级,构建以海洋装备、先进材料、新型能源三大地标性产业为引领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期待联盟各成员单位将南通作为产学研合作的试验场和转化地,深化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携手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
宋迎东表示,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江苏省船舶海工产业创新联盟首届执行理事长单位,将与各理事长单位及全体成员共同携手,深化产学研融合,搭建创新服务平台,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凝聚各方力量,为江苏船舶海工产业注入强大创新动力,为推动造船强国、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上,省工信厅发布江苏省船舶海工先进制造业集群重大创新方向及需求,宣贯创新政策和产业人才政策。创新联盟发起单位发布产业创新倡议。船东、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代表发布产业创新需求。一批代表性项目现场签约。中船集团702所、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分别围绕深海装备技术发展方向和大型邮轮研制作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