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天朗气清。连日来,樱桃花被春风吹醒,光艳照眼,花儿或含苞,或怒放,美丽得几欲燃烧,浸润着丰收的希冀。
这片樱桃花的所在地有个美丽的名字叫“樱桃谷”,位于云台山景区云台街道后关村,在这里,村民家的房前屋后都种着樱桃树。微风拂过,樱桃花感受到了春的气息,悄然绽放。远远看去,山谷像是披上了一层粉色的薄纱,让还未从冬季苏醒过来的山脉有了一丝俏丽,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后关村村民们种植的樱桃树约有3000亩,不仅有小樱桃,还有美早、红灯大樱桃等新品种,每年早春,成片盛开的樱桃花都会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赏花游玩,而花落后的一个月,樱桃就会慢慢成熟,届时后关村就会更加热闹。
江送来是后关村的樱桃种植户,经营着一座采摘园,笔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园内忙得不亦乐乎,“今年的天气好,蜜蜂成群结队飞来了,有利于樱桃花授粉。今年的花儿与往年相比开得更好一些,意味着樱桃的坐果率会更高,又是一个丰收年呀。”江送来看着满树的樱桃花,嘴角露出喜悦的笑容。
江送来家的这片采摘园有300多株樱桃树,由于樱桃生长期短、生长速度快,春管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春节过后,江送来和工人们就分工协作进行春管作业,确保不影响樱桃花期,实现高产。近几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让他收入大增,看着盛开的樱花,江送来高兴地邀请广大游客:“等樱桃熟了一定要来品尝啊。”言语间透出浓浓的幸福感。
“现在‘环云台山大道’通车了,市区到我们后关村也就是20分钟车程,非常方便,来这里赏花的人更多了。”后关村党总支书记陈亦名介绍。同时,村里的党员干部亲力亲为、主动出击,多方联系厂商拓宽樱桃销路,将自己个人的“朋友圈”变成群众致富的“宣传圈”,樱桃的销路逐年增加,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围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云台街道紧扭产业“牛鼻子”,厚植农业发展优势,坚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林果产业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增收,用“旅游+”模式,将农业、旅游、文化有机融合,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开发,通过植入旅游新业态,打响特色区域品牌,使乡村振兴脉搏强劲,农村变化美不胜收。
近年来,云台山景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文旅+乡村”,依托渔湾村、樱桃谷等地文旅资源优势,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渔湾龙小在·七彩田园休闲农业观光园区、遇见生态民宿、樱桃谷采摘等为龙头的乡村度假产品体系,有效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成为解锁乡村振兴的“美丽密码”。
(徐黎一 刘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