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永华:以教育家精神打造高素质“工匠之师”
2025-01-02 09:55: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谢永华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头号工程”,“五力”并举,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坚持政治引领,突出人才“向心力”

画好同心圆,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学校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人才引进工作保障小组、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等,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具体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全过程,推动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实落地。把好方向盘,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实行人才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将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贯穿人才引进、人才计划推选、职称评审、人才考核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强师德先进典型宣传,鼓励引导骨干教师、高层次人才带头示范。唱响主旋律,增进人才政治认同。弘扬教育家精神,开展党情国情校情教育,开展党委书记为新入职教师讲授“第一课”、校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沙龙活动、“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座谈会等活动。实施“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程,把基层党组织建在系、实验室和课题组,推动基层党建和业务发展双促进、双提高。全覆盖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推动“经师”向“人师”转变。

坚持筑巢搭台,增强人才“聚合力”

学校把“外引”和“内培”作为人才工作的“双翼”,打通人才外引内聚的“双循环”,按照“新秀—骨干—能手—名师”的路径,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引育体系。实施“招才引智”工程。紧扣国家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调整人才布局,以“高精尖缺”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聚焦“高层次”,引进“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人才;聚焦“应用型”,引进企业技术高管、应用型博士等技术技能人才。连续举办六届“青年学者松山论坛”,打造“宣传覆盖+精准邀约+现场互动”全过程引才新模式,向海内外英才发出盛情邀约,形成了引才聚才的“强磁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1人,省技术能手63人,博士400余人。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作用,形成青蓝结对,依托6个国家级团队、32个省级团队、60个校级团队,积极推动青年教师进团队、进学科,确保青年人才“人人有团队”,在人才经费、团队梯队培养、项目承担、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给予重点统筹支持,形成人才成长梯队,制定配套政策,并赋予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帮扶青年人才成长。实施“双师培育”工程。学校积极搭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加强青年博士的动手能力,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实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