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中央党校90年历史成就和光辉业绩,围绕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作了全面深刻阐述,为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打造为党育才的“红色熔炉”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党育才,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为党育才”是党校与生俱来的使命任务,全市党校系统始终心怀教育干部、培养干部这个“重中之重”,全力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抓紧抓实理论教育、党性教育这“两个核心”,加强学科建设,开发一批精品课程,进一步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通过线上平台、情景体验等多种形式开展党性教育。创新丰富干部教育培训形式,做到专题辅导明道理、领导讲授明要求、先进示范长见识、实境体验增感受,组织领导干部到革命老区、先进地区进行考察学习、开阔眼界,促进培训内容入脑入心。紧扣“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干部”这一原则,紧紧围绕镇江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认真思考镇江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干部,科学制定干部教育计划。一方面,统筹安排、高质量完成县处级领导干部、青年干部等各类干部的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轮训;另一方面,顺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产业强市”一号战略的需求,突出“项目攻坚”这一重点方向,举办各类综合能力提升班,全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在打造为党献策的“红色智库”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党需要研究解决什么重大问题,党校就努力在那些方面建言献策”。全市党校系统将积极围绕“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中国式现代化镇江图景”等热点,在提出课题、选好主题的同时,积极做好整合资源工作,建立党校联盟工作站,联合机关部门、地方院校、咨询机构,组建课题攻关小组,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真情、掌握实情、发现问题,提出一系列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对策和建议,当好党委政府的“智囊团”。
在打造为党立言的“红色阵地”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前沿阵地,必须掌握在忠于党、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里。”党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一线,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应有强烈的担当精神、敢于发声亮剑。一方面,进一步落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健全全市党校系统意识形态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进行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推动形成党(校)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党校阵地无杂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校教师宣传宣讲主力军作用,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点热点,分类组建宣讲团,常态化开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志愿宣讲“七进”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公众号、视频号等自有媒体,并与电视台、报社等社会媒体广泛开展合作,开设专栏、专版,多点发力、立体发声,及时发出“党校好声音”,展示“党校好形象”。
在打造为党增辉的“红色标杆”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党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全市党校系统将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以“严”的主基调推动高质量办学治校。坚持把政治纪律挺在前面,党校不是普通的学校,与一般学校相比,政治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全市党校系统将在全面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上走在前、作表率,使党校成为最讲党性、最讲纪律、最守规矩的地方。将依规治教同以德治教相结合,紧紧抓住“教”与“学”两个环节,严格落实教育培训计划,严明课堂和对外发声纪律要求,对于错误观点、不当言论坚决实施“一票否决”,大力弘扬严和实的教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学员一进党校就感受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的“三风”要求,强化学员组织管理,健全“导、促、督”闭环,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比学赶超的生活学习氛围。
(作者为镇江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