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来徐人才“有房住”“住得好”
2024-05-26 08:34:00
来源:徐州日报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郑玉倩 实习记者 王莹

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新生态,是徐州持续吸引、成就人才的关键所在。其中,“一间房”的建设正是这一新生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走进淮海科技城漫柏未来人才社区,一股现代而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宽敞明亮的公共区域,错落有致的绿植点缀其间,为来到徐州的创业人士提供了一处宁静的休憩之地。

在漫柏研习室内,武汉云迹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樊永正在仔细阅读关于数字取证的书籍,在这里,他可以专心学习与工作。

“我在矿大进修了第二专业,经常需要看书学习,这里环境安静,配套设施完善。”樊永告诉记者,人才社区不仅为他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空间,也成为他事业发展的助推器。

樊永就职的公司总部位于武汉,选择回到徐州拓展业务,不仅有对行业前景的坚定信心,更有对家乡的深厚情怀。今年,公司将把徐州的主要业务放在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的职业培训和数据恢复产品的推广应用上,樊永也期待着能有一番大作为。

不出社区

就能把好创意孵化成产品

如何让人才留住心、扎下根?在“一间房”之外,还需满足人才创新创业、社会交流、文化消费等多元需求,营造更加良好的服务生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来自河南郑州的曹大麓来到徐州仅二十多天,便深深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活力和潜力,“徐州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而且流动人口较多,为我的创业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谈及选择住在淮海科技城的初衷,曹大麓表示,他在来徐州之前就在网上查找了办公地点,看到漫柏未来人才社区的各项配套设施齐全,完全符合他的需求,于是就申请并办理了入住。令他没想到的是,人才社区为他创业提供的服务远不止这些。

为了推广自己的创业项目,曹大麓需要举办一场招募会,淮海科技城当即把路演中心打造成活动场地,让他顺利招募到了运营人员。“人才社区为我们提供了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我们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在这里创业,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与便利,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曹大麓开心地表示。

樊永和曹大麓入住的淮海科技城漫柏未来人才社区,是全市首个人才会客厅,也是淮海经济区首个具有示范性的标杆型“人才会客厅”和“未来人才社区”,是一个集政务通办、企才对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专属空间,为徐州各领域人才提供线上线下精细化服务。“截至目前,入住率已达 90%多,服务入住的各类人才 1500人次。”江苏淮海科技城经济发展处副处长钟瑞介绍。在这样一个人才高集聚的群落内,不必出社区,就能把好的创意孵化成产品;不必出家门,就能享受各项贴心服务。

政策+服务

让更多人才住有优居

只有“安居”才能“乐业”。“一间房”折射出徐州诚心的引才政策:制定人才新政“彭城英才计划20条”,重点围绕新质生产力和“343”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对高层次人才、大学毕业生招引和本土人才培育分类进行政策设计,整合各类创新创业、生活保障政策,创新实施发放购房券、支持柔性引才等措施,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

“一间房”折射出徐州精心的育才举措:加快推进徐州经开区凤凰湾创芯人才港建设,推动江苏淮海科技城漫柏未来人才社区升级改造,线下建成人才会客厅,集成政务通办、企才对接、活动路演等功能;线上启用徐州人才码,实现人才政策“一码集成”,人才服务“一码办理”,人才获得感持续提升。

“一间房”折射出徐州暖心的人才服务:交通出行、子女入学、医疗保健……针对这些“关键小事”,站在人才的立场、角度考虑问题,用心感受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痛点、难点,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引才聚才、留才用才,“一间房”虽小,却释放出人才的集聚效应,见证着人才与城市的共同生长、双向奔赴。“我们将以建设高品质人才社区为契机,不断推动人才生态人才服务优化升级,用更好的发展留住人才,让更多的人才促进发展。”市委人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徐州所做的不仅是建设完善让人才舒心的“硬设施”,还将着力提升让更多优秀人才向往于此的“软服务”,汇聚起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强大合力。

作者:  编辑:张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