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叶桂华
通 讯 员 殷小军 周冰
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沐浴着春风,泰州正以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的使命感责任感,真抓实干、奋力冲刺,拼开局、竞发展,努力为全省大局多挑重担、多作贡献。
省委书记信长星强调,在“四敢”中,“干部敢为”是决定性因素。3月9日,泰州举办市管干部研讨班,为期四天半,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支持各级党员干部“敢”字为先开新局,“干”字当头谱新篇。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泰州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重大部署,从3月中旬起组织开展“四个走在前”专题调研,动员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
激发“四敢”担当,泰州各地春潮涌动,生机盎然。
“我们将牢牢把握‘四个必须’明确要求和‘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主动对标定位泰州发展,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用行动践行、以实绩作答,在新征程上勇挑大梁、走在前列。”市委书记朱立凡指出。
竞逐崭新赛道,推动产业集群“加速跑”
地处江苏之中、苏中之中,泰州正致力打造“崛起中部的产业增长极”。
建设“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市委工作会议确立的发展新定位。这是泰州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竞逐崭新赛道、挺直中部“脊梁”的战略举措。
新定位,引领产业发展新高度。2022年,泰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401.77亿元,同比增长4.4%,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410.76亿元,同比增长12.5%;“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完成产业产值5517.18亿元,同比增长18.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6%。
新定位,激发干群“四敢”新作为。
2月6日,全市落实“四敢”重大要求动员部署会暨2023年大健康产业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举行,计划总投资277.9亿元的79个重大项目火热开工。
一次开工,聚焦一个产业,是泰州站在产业风口眺望未来的创新之举,也彰显了“一号产业”大健康产业在泰州的奋进之姿。
泰州是长江经济带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城市,省委省政府去年专门出台《支持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市长万闻华指出,“产业风口”与“政策风口”交汇叠加。泰州正在抢抓机遇,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创新,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样板城市,力争2025年产业规模达4000亿元。
与此同时,“四个特色产业集群”也在抢开局、抓推进,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总投资120亿元的盛虹新型储能电池及系统集成项目、总投资15.8亿美元的合全药业新药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的益海嘉里粮油深加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延长轻烃深加工项目……一批旗舰型项目正在大干快上。
一年春为首,万事行为先。
据统计,一季度,泰州全市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63个,总投资923.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7.2亿元,“开门红”“开门稳”支撑有力。
“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泰兴经济开发区在新的一年将拉高标杆,顶格推进,奋力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泰兴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朱为祥说。该园区2021年首次跻身“千亿级园区”,2022年在全国化工园区排至第4位。今年,园区将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再冲刺,力争开票销售1250亿元,在100亿元以上项目招引建设中取得重大突破。
“泰州出台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50条’,提振了我们企业的发展信心。”瑞科生物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刘勇说,将全速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重组宫颈癌九价疫苗成为首个上市的国产宫颈癌九价疫苗,力争重组新冠疫苗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第二代新冠疫苗,更好赋能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
提振“四敢”精气神,扫清障碍奏响“最强音”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这是泰州一季度交出的主要经济数据。
今年以来,泰州迅速落实省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42条”,出台泰州版“50条”,制定春节惠企稳岗十条措施,延续用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加大稳岗扩岗补贴力度和返泰返岗就业服务,支持企业赴外参加展会、开展经贸洽谈,近90%的十佳百强企业在手订单增长或持平……
干部敢为、敢当,企业更会敢干、敢投、敢闯。
“企业在发展中遇到什么问题,直接向我和市长反映,我们一定当好营商环境建设的一号接线员,第一时间倾听企业心声,第一时间解决企业诉求。”市委书记朱立凡在动员部署会上现场硬核“喊话”。
书记市长充当“一号接线员”,给企业家送上了“定心丸”,也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泰州将深入排查、着力解决制约“四敢”的问题和症结,不断激发“四敢”的动力和活力。
这是泰州致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信心展现,更是泰州刀刃向内,为落实“四敢”重大要求扫清障碍的决心表达。
根据部署,泰州将开展百企走访调研活动,开展领导干部“千企大走访活动”,聘请100名企业家作为营商环境观察员,建立问题反映直通车,坚决消除企业“不敢”的顾虑所在。
为让“干部敢为”,泰州将坚决破除“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不良现象,坚决为干事创业者遮风挡雨、保护后背,大力选用在吃苦吃劲岗位上长期默默奉献、艰苦奋斗的干部,大力选用在推动发展上锐意进取、成绩优异的干部,全力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为让“地方敢闯”,泰州将旗帜鲜明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更大力度放权赋能,更加精准开展考核,力争放出活力、放出动力,考出优劣、考出干劲,推动形成敢于争先、争作贡献的火热局面。
为让“群众敢首创”,泰州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制度环境,让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力、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出来。
“精气神”是发展的宝贵财富,更是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泰州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强大动力,一项一项见行动、一件一件抓落实,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作出更多泰州贡献。
如今,泰州各条战线正以眺望“最高峰”的眼界、勇闯“无人区”的锐气、战胜“不可能”的韧劲,“敢”字当头、“干”字当先,全力以赴决战开局、决胜全年。
“我们将不断健全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鼓励招大引强、激励多干快上,全力促进项目快落地、快开工,早建成、早见效。”市发改委主任陶玲说。
“市场监管部门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敢闯敢为的奋斗姿态,狠抓高效服务、规范监管、过硬行风,奋力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汉刚说。
抢开局赢先机,调高目标定位“紧追赶”
近日,一列中欧班列从南京鸣笛驶出,一批泰州制造的长城汽车“乘坐”专列驶往中亚。一项数据显示,海外长城汽车,八成是“泰州造”,已出口87个国家和地区。“年初我们就拿到了东盟5000多辆新能源车的订单,正在加紧生产中。”长城汽车泰州分公司行政总监封华说。
抢开局、赢先机,必须“快”人一步、“先”人一拍。
今年1月,海陵区组织开展了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送政策“三大一送”行动,领导班子带头走访,机关干部主动登门,访遍每家企业、寻访每位企业家,“拉网式”摸企业之难,“清单化”解企业之忧。
以主城的担当,海陵区还高点定位,以苏州相城、南通崇川等城市为标杆,奋力冲击省市第一方阵,不断增创首位优势,增强主城能级,力争贡献更多优质增量。
一域之光,可为全局添彩。
今年以来,泰州各市(区)全面激发“战斗力”,以更高的站位对标审视,以更宽广的视野登高望远,提出了令人振奋的追赶目标,纷纷打出“组合拳”,想干事、肯干事、敢干事成为内生自觉。
100亿元!这是泰兴市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交出的成绩单。首超百亿,位居全省第7位,泰兴市今年发展的“底气”更足——持续保持“做就做最好、站就站排头、争就争第一”劲头,奋力走好“全市当标杆、苏中争第一”的赶考之路。
挺进“全国百强”!靖江经济开发区今年决心“二次创业再出发”,以宜兴经济开发区为目标,奋力赶超,力争工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10%以上。同样,靖江市以宜兴市为标杆,激扬“敢”的斗志、迸发“拼”的干劲、展现“进”的成效,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
比学赶超的“计划书”“施工图”已然敲定,抓落地、抓落实正在各地强力推进。
兴化市“新春第一会”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布了《关于优化企业服务若干措施》,并以如东为比学赶超目标,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和“干”的作风,以项目大突破推进产业大提升。3月19日,兴化千垛菜花旅游节大幕开启,45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计划总投资209亿元。
近日,姜堰区召开工业强区推进大会暨招商引才动员部署会,吹响“工业强区”冲锋号,敢字当头拼经济,奋勇争先抓项目,全力推进经济规模“强筋壮骨”,力争今年迈进“千亿俱乐部”,再跨新台阶,努力在全市争先进位、争创特色、争作贡献。
每年力争新开工5亿元和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0个、新竣工25个,这是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锚定的奋进目标。作为中国医药城核心区,该区今年将用好用足政策叠加机遇,将汇聚争先之力,提振“敢为”的精气神、彰显“敢闯”的新担当、优化“敢干”的好生态、打造“敢首创”的智慧库,加快打造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