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以人民心为心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3-10-06 08:25:00
来源:淮安日报
0
【字号:  】【打印

■融媒体记者 刘 权 陈大铭

通 讯 员 王成虎 张 剑

张耀耀 韩树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7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对江苏提出“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重大要求,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才有意义;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才有动力。近年来,淮安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讲政治的高度、践行宗旨的温度、履职尽责的角度,持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全力解民忧、聚民智、惠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营造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新闻回放】

9月6日,商务部等13部门公布了全国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试点地区70个,淮安成功入选。按照计划,到“十四五”末,全市建成40个便民生活圈,社区商业便利化、品质化水平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达90%以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数说十年】

2014年

全国网上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淮安召开;

2017年

淮安市阳光信访网络时代的治理新路径获评2017党建引领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全国典型案例;

2020年

淮安12345热线创新“诉接速办”改革,获得全国12345政务热线“卓越管理创新奖”“最佳服务案例奖”;

2022年

全省市县政协主席培训班向全省推广淮安“码”上议工作经验做法;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五统一”做法获评全国改革试点优秀案例;

医保公共服务专项评价全省第一。

【记者观察】

广开渠道听民声

用心用情解民忧

“您好!淮安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拨通“12345”热线,一句亲切的开场白传来,给人温暖、让人心安。

近年来,淮安12345热线深化“诉接速办”改革,坚持365天×24小时全天候受理企业、群众急难愁盼诉求,日均话务量5000通以上,接通率、响应率、办结率、满意率均达到95%以上。一条热线,架起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打了个电话,小区塌陷、空鼓的路面就修好了。”日前,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山阳小区的李先生指着修复好的道路乐呵呵地说。据了解,该小区道路塌陷空鼓,给居民出行带来较大安全隐患,市民拨打12345热线反映了此事。热线平台及时联系经开区以及住建部门进行现场查看,并立刻组织施工人员修复道路,市民非常满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赢得民心,首先要了解民意。近年来,我市拓展渠道、广开言路,带着感情倾听群众呼声,带着责任解决群众难题,不断推出为民解忧新举措。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淮安在全国率先开通“阳光信访”App和微信公众平台,变书信、走访为“掌上信访”,实现信访系统“随身带”、诉求建议“随时提”、信访结果“随便查”。“历经十余年的探索,淮安‘阳光信访’系统今年7月1日升级至11.0版本。”市信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依托“阳光信访”首创优势,在信访领域持续引入人工智能新技术,对“阳光信访”智能服务不断升级,推动“阳光信访+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让群众信访变得更便捷、更简单。

民呼我为,方显为民初心。淮安政协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与智慧政协系统相融合,实施“有事好商量—‘码’上议”工程。“‘码’上议让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它真是我们老百姓的‘幸福码’!”涟水县朱码镇笪巷村村民丁志伟感慨道。他通过扫码进入村协商议事室,表达想在村里豆丹养殖基地打工的意愿,很快村里召开专题协商议事会,促成村豆丹养殖基地扩大规模,解决了他和一批村民返乡务工的难题。

截至目前,全市1728个基层协商议事室采取“码”上议的方式,共征集协商议题18.2万个,开展协商议事活动4.52万场次,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3.65万余个,群众参与跟帖建议和互动点赞人数超千万人次。

集思广益聚民智

同心共建美淮安

“对原有废弃厕所进行改造,与河堤风光带相协调。同时提升周围环境,花小钱办大事。如果新建公厕的话,通水电不方便。”清江浦区政协委员陈坚说。

“厕所进出要方便,照明问题也要考虑到,改造后的公厕要纳入公厕维护。”清江浦区人大代表刘立恒说。

“希望能在最短时间内将公厕建设好,方便群众,同时要做好公厕后期卫生工作。”居民代表胡永明、周凤山、刘翠英等人说。

……

7月11日,清江浦区清浦街道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群众代表、社区网格员代表、海润枫景小区物业代表及住建、城管等部门工作人员召开“运北西路海润段公厕改造”协商议事会议。

清江浦区运北西路全长699米,东至京杭大运河桥、西至港口路、北至海润枫景佳苑小区、南至京杭大运河,是周边群众休闲锻炼的好去处。但群众通过“12345”热线、“码”上议平台反映,此路段缺少便民公厕。

街道根据政协委员履职小组成员的建议,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人员和社区实地走访调研运北西路海润段现状,初步拟定了重新设计建设新公厕、新建临时移动厕所、对原有的厕所进行修缮等3个方案。根据协商议事会议达成的建议,街道社区对原有公厕进行了整改。改造后的公厕焕然一新,让居民“方便”更方便,也极大改善了运北路环境卫生面貌。

“‘码’上议是政协为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搭建的沟通交流、平等协商的工作平台。它既是建言资政的平台,也是凝聚共识的平台。”市政协副秘书长邱金义说。“码”上议协商议事过程中,每个议题都安排政协委员全程参与,视情邀请相关部门、基层党代表、人大代表、乡贤、专家学者等广泛参与,并原则上保证参与协商的群众代表数量不少于协商主体的2/3,实现“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群众声音是原汁原味的社情民意,蕴含着大量真知灼见。近年来,市信访局将人民建议征集工作视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重要措施,先后组织开展筑梦、追梦、圆梦“中国梦”系列人民建议专题征集活动。

2022年,淮安出台《人民建议征集管理办法(试行)》,深入开展“奋进新征程——我为淮安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一言”人民建议征集专题活动,引起了省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热心家乡发展的宋林书和老同事邱加均经过深入调研,提出《关于加强农民建房安全管理的思考和建议》,最终获评淮安市年度人民建议一等奖,并被省委采纳。“政府部门真正把老百姓的建议听进耳朵、放在心上,让我们有实实在在的成就感、满足感。”宋林书说。据了解,近年来,淮安年均收到人民建议800条左右,其中被采纳和部分采纳的约有300条,占比近四成。

多措并举惠民生

幸福生活添底色

“以前办医保,要到区里的政务大厅,来回一趟要小半天。现在,镇上有了医保服务站,方便多了。”淮安区顺河镇村民王先生开心地说。近年来,我市医保系统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15分钟医保服务圈”三年全覆盖行动计划》,同步推进镇、村两级“15分钟医保服务圈”服务站点建设,至2022年底,实现全市1561个行政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全覆盖。

我市紧紧围绕群众所需所盼,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打通衣、食、住、行等多个生活场景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居民“近”享美好生活。

每天中午11时许,今年90岁的张良庭都会准时来到附近的京南社区老年助餐点吃午饭。随着社区内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设立,他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打造14个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助餐、文化娱乐等功能的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完善“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

今年初,市商务、发改、民政、邮政管理等12部门联合印发《淮安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从今年起,每年我市主城区选择不少于10个商业业态较为齐全、商业设施和服务功能较为完善的社区开展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据了解,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现在出门不远就有农贸市场、超市、餐馆、医院、诊所……基本的生活所需都能在一刻钟完成。”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许庄社区陈女士说,如今便捷的生活让她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