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切莫让“一台秤”损害一座城
2024-05-21 07:49: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近日,连云港市海州区、南京市江宁区两地农贸市场先后爆出“鬼秤”事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事件发生后,两地均作出回应并通报处理情况。5月19日晚,连云港市海州区有关部门作出对涉事市场主办方罚款35万元、对涉事商户许某某罚款3万元的处罚决定,并对市场主办方工作人员曹某某、王某某,涉事商户许某某及其亲属徐某某、时某某予以行政拘留。5月19日,南京市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对涉事农贸市场主办方和涉事商户立案调查,市场方对涉事商户予以清退。

两地对“鬼秤”事件的处理,依法依规、有理有据,顺应民意、大快人心,不仅重申了诚实守信这一市场的基本原则,也亮出了对害群之马“零容忍”的鲜明态度。此事中的“害群之马”,不仅是缺斤少两的不法商贩,也包括不作为、乱作为的市场管理人员。身负管理之职、执法之责,不仅不能明辨是非、解决纠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反而纵容不法商贩、站到消费者对立面甚至阻碍社会监督,如此“管理”下的消费市场,如何能让人放心消费?对这样的“害群之马”,必须坚决惩处、以儆效尤,还消费者一个公道,在市场扬清风正气。

尽管这两起事件中相关人员均得到了严厉的惩处,但这远非终点。不能让“一台鬼秤”损害“一座城”,不能让个别人的妄为消解更多人建设美好城市的努力,依法从严惩治“害群之马”之余,还应有更多追问和反思。

需要看到的是,网友对“鬼秤”的声讨,不仅出于对一事一地的愤怒,还折射出对日常消费中“商贩是不是都这么干”的质疑与焦虑。我们要警醒的是,在被爆出的两起事件之外,在网友没关注到的背街小巷,还有没有类似行为发生?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只有以更严密的监管、更有力的执法,全面净化市场环境,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彻底铲除“鬼秤”的生存空间,才能真正消除消费者的疑虑。

“小计量”里有“大乾坤”。看似不起眼的“一台秤”,却能“称”出公平、“称”出诚信、“称”出消费环境的口碑。江苏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消费环境建设,连续5年位列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讲诚信”成为深入人心的共识。最近这两起事件虽然只是个例,但却给江苏抹了黑,也足以敲响警钟:营商环境容不得“缺斤少两”,消费信心经不起“缺斤少两”,建设一流营商环境,补短板、堵漏洞的工作更不能“缺斤少两”。

从青岛的“天价大虾”到上饶的“提灯定损”,互联网时代,“一丑遮百俊”效应愈发凸显,一起负面事件可能会对一座城市的形象造成长久的损害。有错必罚、知过必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鬼秤”事件是深刻的教训,也不啻宝贵的一课。网络舆论的聚光灯下,两地如何举一反三、严肃纠错,如何重典治乱、重拾信任,是城市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聚光灯外,更多的地方如何以事为镜以警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守护来之不易的营商环境建设成果,同样值得深思细谋。

作者:陈立民  编辑: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