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级而上,向新而行!——写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上线十年之际
2025-11-17 08:18: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汇 言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十年砥砺,万象更新。2025年11月17日,交汇点新闻客户端迎来第十个生日。2015年,那个承载梦想的蓝色方块破壳问世;2025年,它已成长为拥有数千万用户的新媒体平台,成为地方主流媒体融合转型的样本之一。

十年探路求索,这方“交汇点”见证着伟大时代的澎湃变迁,经历了数字浪潮的深刻洗礼;着眼当下,“交汇点大平台”整装焕新,我们以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帆,继续在媒体融合的深海中破浪前行!

照见时代,心之所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交汇点,诞生于新时代,记录着新时代。十年间,肩负江苏省级党端的使命担当,交汇点果断投身互联网主战场,让主流声音在千万屏幕间激荡回响。连续五年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精品生产结出硕果。

从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到二十届四中全会,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抗战胜利80周年,每逢大事要事,交汇点总能以“先声夺人”的策划、“直抵人心”的表达抢占舆论制高点——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旗漫卷”凝聚家国情怀;建党百年,“号角催征”赓续精神伟力;抗战胜利80周年,“归来仍是少年”“吾家吾国 大河奔流”奏响历史长歌。

我们推出重磅学习品牌《习语常听》,努力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我们搭建《“E起学习”大型互动式融媒课堂》与江苏理论宣讲共建共享平台,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推出《拼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图景》专题,呈现江苏探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我们打造《听·见》《交汇点调查》《交汇点观察》系列专栏,理性引导社会情绪;我们策划“何以示范·强县解码——江苏县域发展调研行”,在全国率先开启“县域聚焦”风潮;我们推出《“最”忆是长江》《破浪·新出海记》等系列报道,探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密码。

十年辛苦不寻常,交汇点坚持“精准把握中央精神,精确解读国家战略,精心策应省委部署”,让主流声音成为网络空间的最强音。这份定力的背后,是交汇点对“正能量汇聚大流量”的深刻践行,更是主流媒体“定音鼓”“风向标”作用的生动彰显。

向前走,改革才有答案

从“一端”到“全媒”,不仅是形态的迭代,更是认知的重塑与生态的重构。十年前,“交汇点新闻”以“打破边界”的勇气诞生;十年后,“交汇点大平台”用全域布局,回答了媒体融合的时代命题——主流媒体推进系统性变革必须调整数智时代的生产关系,以开辟主流媒体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以高位统筹聚合资源,以内容提质回应变革要求,交汇点在“传播效果、精品生产”维度持续提质增效。从《江苏发出第1000万户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 成为全国首个在册个体工商户总量破千万省份》《Home Story in Jiangsu(“家”在江苏)》《号角催征——解码〈新华日报〉老报纸里的百年初心》《听·见小康》《6397公里的守护》等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到《600岁昆曲 “00后”接棒》《“宁”聚微光——寻访约翰·拉贝的“中国朋友们”》等引发社会共鸣的新闻专题片;从《“外卖宝宝”搬新家》到《三代人跨洋接力,“中秋之约”27年从未中断》等温暖人心的故事……十年间,一大批精品力作,构建起“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内容矩阵。

十年融合创新的探索历历在目:政经专栏《政经1号》受高度关注;长三角“超级高铁大环线”首发8小时互动直播,重塑新闻生产全流程;“质”感中国融媒体行动将一线实践、政策解读、智库报告、专家慕课与AI、VR、AR等最新技术融合……如今,直播、短视频、H5、播客等多元内容形态应有尽有,“一端在手,万事皆晓”的承诺已然实现。

今年年初,中国江苏网与新华云媒全面整合、与新华日报优化融合,“交汇点大平台”再出发!从“策采编发评”全流程优化,到“传播力影响力”评价体系改革,交汇点打破固有藩篱,激发创新活力,培养出一批“一专多能”的全媒体人才,用行动推出更多扎根江苏、解读中国、影响世界的精品力作。

流量池里,乘风破浪

主流声音不止于庙堂之高,更要抵达市井之间。十年间,交汇点打破圈层壁垒,从理念创新到内容创新,从机制创新到生态创新,每一次行动,都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输出的是“现象级”产品,塑造的是江苏在地化媒体品牌形象。

当“苏超”初露锋芒,交汇点连夜成立“木更工作室”,以“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的幽默表达抢占话语先机,并联动13个分社掀起“十三太保欢乐内斗”。通过“城市Battle海报”“炒饭德比”等创意内容,交汇点推动赛事全网传播量突破10亿人次,单场直播观看量达700万次,微博话题多次破亿。随后,专业媒体、各地政务发布纷纷下场接梗,形成传播合力。“接梗、玩梗、引导梗”的传播策略,让网友直呼“就喜欢这种不端着的官媒”,直接助推“苏超”彻底火爆出圈,成功接住“泼天流量”。

我们关注政策法规,围绕“机关事企拖欠款不得超过60天,逾期按日万分之五计算违约金”制作的短视频,播放量近1800万次;我们聚焦社会关切,歌曲《争气》火爆网络,播放量达850万次,《沉默的荣耀》相关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00万次。

通过实施“三人成众”计划,交汇点汇聚22位主理人、26个融媒工作室及大批网络合伙人,形成“内容共创+价值共赢”的传播生态,主流叙事的流量声量成倍提升。诸多重磅策划全域分发,《DeepSeek为什么会出现在杭州?》《评论员袁媛:“苏超”的作业,怎么抄》《常州赢了!为拼尽全力的普通人喝彩》等作品,获评中宣部“三好作品”。

你我交汇,新闻人的心永远滚烫;力争上游,流量池里也能乘风破浪!

技术,媒体的长期主义

技术,不是短期炫技,而是支撑改革、提升传播力的长期核心。十年间,交汇点始终将数字思维植入传播全链条,实现了从“新闻体”向“智能体”的跨越。

从早期AR、VR的尝试,到如今AI、XR、AIGC的深度应用,交汇点不断拓展新闻表达的边界。“从技术应用者向规则参与者跨越”已成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必然选择,交汇点的实践正印证了这一趋势——从工具使用到底座构建,逐步掌握技术赋能的主动权。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XR沉浸式短剧《千年·十年》以3D建模的虚实融合场景再现江苏探索;长三角一体化报道中,AI+XR沉浸式新闻情景短剧《“长”歌行》让用户“身临其境”感受发展脉动;《“汇”眼瞰世界》卫星遥感项目斩获全国媒体融合技术奖项,彰显了技术应用的硬实力。

以“超级大脑”与AI摘要赋能阅读;构建“苏大强”智能体矩阵提供个性化服务;从单一视觉体验升级为“听看双享”全维沉浸模式……从视觉设计到功能布局,从聚合搜索到智能推荐,从本地服务到多端融汇,江苏十三画,个个美如画。交汇点不断迭代,技术也始终服务于“人”的需求。这也正是我们的坚守:技术不仅仅是工具,而是让新闻更精准、更高效、更具人文关怀的支撑。

抬头是星辰大海,垂眸是人间烟火

十年间,交汇点始终牢记“新闻为民”的初心,以“传媒+”的无限可能,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民生报道始终带着泥土的芬芳与烟火的温度。《江苏百村调研》讲述乡村振兴故事;《春花古建两相宜》关注你我身边的古迹、文化与美景;《“暑”你最美》聚焦高温下的劳动者,让平凡者的光芒被看见;“70年·70人”志愿军英烈寻亲行动跨越3.2万公里,为29名英烈找到回家的路。

“传媒+服务”的探索更让交汇点成为“生活伙伴”。全国首个少先队员劳动教育平台“红领巾劳动吧”覆盖江苏少先队员群体;全国首个“三位一体”反诈数字服务平台“反诈智立方”以智能化、精准化、互动化手段守护人民财产安全;“先锋直播间”第一时间对惠企发展、惠民利民政策进行权威解读;“苏服办”超级入口一键接入江苏政务服务“超级枢纽”……

从“千问千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传播行动到新能源汽车下乡,从创新市集到健康大讲堂,交汇点早已从新闻信息发布平台,发展为集政务、教育、文化、民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让互联网“最大变量”转化为民生福祉的“最大增量”。

“拾”级而上的路,每一步都有光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站在十周年的“交汇点”回望,从内容创新到生态重构,从技术突破到服务升级,其作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底层逻辑,正是“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守主流舆论之正,创传播方式之新;守新闻专业之正,创技术应用之新;守为民初心之正,创服务形态之新。

十年磨一剑,锋芒自闪耀。站在十周年的门槛上,我们回望来路,时代足迹深深;我们眺望前方,未来曙光浩浩。这是一段成长的阶梯,更是一场新征程的启航。

十年间,新闻、思想、生活于此交汇;在未来,交汇点必将聚焦国之大者、城之要者、民之切者,以“永远在路上”的奋进姿态,继续“拾”级而上、向新而行,书写更精彩的时代篇章。

汇通江淮之气概,畅达黄海之辽阔。十年交汇,点亮微光;心怀热忱,勇敢出发!

作者:  编辑:马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