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江苏向AI青年发出创业“邀请函”
2025-11-12 08:24: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打印

□ 本报记者 陈雨薇 陈诚

11月11日,苏州金鸡湖畔掀起一场有关AI与梦想的“青春风暴”。在此举办的2025江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首届人工智能OPC大会,把“C位”留给有创业经历或意向的500多名青年学子——台上,10名大学生创业者代表与省长、院士、名企CEO一起启动2026国际人工智能OPC创业大赛;台下,学子们与国内外知名行业龙头企业、头部创投机构代表,开源社区、行业组织代表以及OPC创业者一起,了解前沿、考察环境、洽谈合作。

一场省级盛会,将光环赋予青年个体,背后传递出怎样的信号?

单人+AI=“独角兽”

“在这里,舞台是留给创业者的,投身AI是有未来的!”聚光灯下,1999年出生的清华大学建筑学2023级硕士、摩尔根科创团队联合创始人刘瀚锴侃侃而谈,分享自己的创业心得。刘瀚锴直言,这次江苏之行、苏州之行受到了“巨大冲击”,最大的收获是拥有了一个很酷的新身份——OPC创业者。

和刘瀚锴一样,在场许多参会者第一次听到“OPC”概念。OPC(One Person Company),原意是“单人公司”, 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个人在AI的协同支持下,可以独立完成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到市场投放、用户运营与客服响应的全链路业务闭环。江苏以这次大会为契机,首次系统提出OPC创业新范式,鼓励支持全球顶尖人才探索“单人+AI即独角兽公司”的全新模式。

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一个闭环,足以撬动整个行业。在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看来,这正是AI时代赋予每个人的“超级杠杆”。沈向洋院士以“AI时代的超级杠杆:OPC一人公司创新范式”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随着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与机器人的蓬勃发展,未来一个省、一座城的经济体量将实现不同量级的指数级跃升。这次江苏创新提出OPC理念,会成为撬动未来产业赛道的重要支点。

记者注意到,尽管“OPC”是一个全新概念,但它却迅速引起了参会者的共鸣与共识。南京硅基智能创始人司马华鹏以两本AI写的书为例,分享了OPC的现实应用。借助ChatGPT,其团队用一天时间写了一本《大模型时代:ChatGPT拉开硅基文明序幕》;DeepSeek面世当天,团队又用数小时写了一本《大模型通识课》,两本书都十分畅销。“人类掌握1%的灵感,剩下99%的汗水就让AI去做!”司马华鹏鼓励创业青年们抓住OPC这个新机遇。

“江苏的氛围太好了!”

江苏一直把人工智能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目前,全省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1500家,智算规模6.3万P,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的大模型51款、算法283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列。眼下,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战略部署,江苏正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江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首届人工智能OPC大会的宏伟蓝图清晰展开——发挥企业、人才的创新主体作用,在人工智能赛道上加速奔跑。重塑创新边界、激活个体潜能的OPC新模式正当时。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做的,就是为企业、人才全力营造最佳的发展环境。

“‘苏超’让我们知道了十三太保,没想到人工智能也有‘十三太保’,江苏的氛围太好了!”大会会场外设有我省13个城市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展示区,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研一学生房燕飞一一拍照“存档”。房燕飞还了解到,当天启动的人工智能OPC创业大赛,参赛优胜者最高可获30万元现金奖励,项目若落地苏州,更可享最高价值400万元的综合扶持。“之前就听说苏州融资机会多,果然百闻不如一见!”房燕飞说。

以良好生态竞逐人工智能新赛道,一批平台、模型、要素、场景和项目现场发布,向AI青年发出极具吸引力的“邀请函”。全国具身智能机器人和低空航空器展销中心、江苏省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苏州人工智能应用国际合作中心集中揭牌。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坚实的产业基础和蓬勃的创新活力的苏州组建起OPC服务联盟,并发出全球人工智能OPC发展苏州倡议——打造OPC创业首选城市。

“相互成就”,是受访学子们参会后的一个共同感受。大会结束后,“知名高校学子创新创业苏州行”接力开展。主办方精心设置了4条参访路线——“模术空间”“数智新地”“具身智谷”“智算未来城”。苏州人工智能领域核心载体敞开怀抱,热情招待学子们。大学生们则带来20个AI创业项目路演,涵盖心理机器人、古文字识别、智能医疗、具身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苏创投、中科创星、金雨茂物等投资机构专家现场点评对接。

“单人成军”不是梦

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这场省级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不仅仅给青年学子以最高礼遇,其更深层次的用意在于为青年学子指明融合人工智能的创业新路径。

全天日程结束后,来自10所顶级高校的学子们聚在一起,久久不愿散去。“我是中科大的,你们是哪个学校的?研究什么方向?加个微信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一学生冯剑萍说,“来这里的同学都很优秀,而且都有一个创业梦,可以互相学习到许多东西。”冯剑萍介绍,这次大会发出邀请,学校一共有150多人报名,竞争非常激烈,他回去后还要把有关信息带给没来成的同学,一起追梦AI。

“感觉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北京大学工学院工程与科学计算专业大三学生钱韦潼是登台的学生代表之一,也是土生土长的江苏人。这次他带着十多名有志于在江苏发展的同学,来这片AI热土上寻找创业方向。钱韦潼一直对人工智能很感兴趣,为此还辅修了智能科学与技术双学位。OPC创业新范式的提出,为他打开了新世界。

“OPC模式改变了创新创业的底层逻辑!”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黎晓静直呼不虚此行。这次她带来了儿童常见眼病筛查与管理系统项目路演,该项目在导师的指导带领下,首创“一张面部照片筛查儿童眼病”的智能+筛查模式,以实现对近视、斜视、上睑下垂三种眼病的智能筛查与初步管理,准确率达85%,前不久成功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金奖。“专家向我们解读了苏州的投融资政策,也给出了切实的项目落地建议。”黎晓静说,她将认真消化吸收这些建议,瞄准OPC大干一场。

“OPC‘一人公司’模式突破了传统创业门槛的限制,对我们的高校学子而言,是非常好的机遇。”西交利物浦大学科研协理副校长、智能科学系教授徐树公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从创意设计到产品开发再到市场开拓,都可以得到AI全方位赋能,学生可以立足苏州乃至江苏完备的产业配套、丰富的应用场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解决实际需求。

一人为核,AI为翼。江苏正全力为OPC创业者保驾护航,让“单人成军”成为这个时代最生动的注脚。一颗颗名为“OPC”的梦想种子,已在苏州、在江苏破土而出,必将向阳生长,蔚然成林。

作者:  编辑:陈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