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林元沁
当前,全省各地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实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觉悟、发现和解决问题,努力锤炼过硬作风,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持续深入学,推动入心见行
各地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党中央带头、全党行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效做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和积累的宝贵经验。
南通市深化落实“党委主责、支部主抓、党员主体”工作机制,指导各领域基层党支部制定学习计划,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切实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将学习教育有关内容纳入“万名普通党员进党校”培训工作,市县两级共举办63期培训,覆盖22437名普通党员。组织全市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代表赴警示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
南京市溧水区坚持分类抓好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组织全区118个村社驻村(社区)第一书记参加培训,并对村(社区)一级学习教育如何学、如何查、如何改进行专题辅导,推动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广泛开展警示教育,依托一体推进“三不腐”实境课堂等9个教育基地,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就近就便开展现场教学,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筑牢思想根基。
无锡江阴市通过“示范学”开班动员、“深入学”研读思考、“感悟学”专题研讨机制,分层次举办领导干部、党委(党组)学习教育读书班89场,136名市级领导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开展全覆盖领学,组织分组交流和集中研讨3轮,通过原原本本读原文、逐章逐条研原理、联系实际谈体会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学深悟透、见行见效。
扬州市宝应县将学习教育深度融入年轻干部教育培训,通过新提拔干部领学、集中研学、小组比学等形式,推动年轻干部深刻领悟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涵。依托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朱氏家祠等本土廉洁文化资源,开展现场教学和典型案例剖析,让年轻干部在实景实境中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年轻干部聚焦老旧小区改造、民生服务等重点难点开展一线调研,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践中强作风强担当。
盐城市响水县深入开展“听讲评思”活动,突出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学习教育。对26名新提拔干部开展专题培训、谈心谈话,举办年轻干部专题读书班,安排列席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和县领导班子专题读书班开班式、交流讨论等活动,对执法执纪、资金管理等关键岗位干部,结合实际梳理岗位风险点,督促从严从实开展问题查摆,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持续全面查,找准问题不足
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有效做法。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对标对表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照《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问题清单》和《隐形变异的作风问题清单》,全面深入查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查摆具体表现,深挖问题根源。
淮安市聚焦公务活动用餐中容易出现的超标准接待、相互吃请等问题,开展公务活动用餐问题专项整治,并将其作为市委常委会集中整治项目,在全市推行同城公务“简约分餐制”改革,明确赴基层开展公务活动,严禁同城接待,确需用餐人员一律按照“自付费、分餐制”的要求,在政府食堂统一刷卡或现场扫码,从公函吃桌餐向简约分餐、扫码用餐转变,切实减轻基层公务接待负担。
常州市钟楼区分层分类开展“过筛式体检”,认真梳理历年巡视巡察、纪检监察、信访反馈等情况。结合“与企同行 护航发展”基层大走访等活动,主动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收集意见建议147条。建立“制度传导+精准指导”机制,明确“深挖问题根源、见人见事见思想”问题查摆标准。截至目前,区四套班子及51家参加单位累计梳理查摆问题230个,正在推进整改。
连云港市灌云县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巡视巡察、审查调查、网络舆情、12345热线、信访举报等情况,全面排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侵害群众利益、易引起社会关注风险问题,以及对群众诉求敷衍应付、推诿扯皮、久拖不办等作风问题,各级领导班子逐条“过筛子”形成问题清单653条。针对查摆发现的问题,推动形成研判建档、分层解决、动态调整、跟踪问效的工作闭环,常态长效、抓实做细整改整治相关工作。
徐州市铜山区坚持开门教育,全覆盖走访调研近500家链上企业,动态更新企业需求、部门资源、行动项目“三张清单”,组织领导干部带头调研重点企业,召开链上企业座谈会,摸排企业在政策扶持、市场开拓、融资贷款、人才服务等方面的现实诉求共计5类23条,构建完善的诉求响应流程,做优政企服务、做细惠企对接,进一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宿迁市泗洪县依托12345政务服务热线、便民服务日“5102”系列活动等,畅通群众意见征集渠道,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聚焦“民需民呼民盼”,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全县各级党员、干部下沉至村(社区)一线亮身份、作表率,细致摸排群众实际困难,累计征集群众建议1150条,落实直播助农、新建生产路等为民办实事项目650余件。在不动产登记窗口等服务岗位,推行“周末我在岗”便民服务轮岗制度,以“民需我在”的务实作风,服务群众日常。
持续抓好集中整治,转作风谋实效
各地针对查摆发现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优良作风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相城区建立问题整改闭环机制,开展“主动改一次”实现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双提升”活动,聚焦改政策、改机制、改流程、改服务,将“换位跑一次”现场看、具体办、跟踪问发现的问题转化为1246条改进举措,跨部门、跨镇街联合探索“区域通办”“秒批秒办”等创新应用场景50余个。依托党建解题事项交办机制,推进“我为改革献一招”活动征集的100个集成改革项目落地交办,将“解决一件事”升格为“解决一类事”,把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
泰州市海陵区推动整改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实际效能,全面实施“清风暖企”营商环境专项监督,督促商务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自查自纠,排查发现问题46个,逐一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实施为期10个工作日的营商环境专项巡查,形成专项巡查报告,梳理发现问题98个,深挖细查问题线索31件,立案查处28人。梳理近三年的12345不满意投诉件1300余条,交由31家部门单位分办。
镇江市润州区聚焦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领域存在的问题,制定全域党建赋能产业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10条举措、24条任务清单,引导党员干部深入招商、项目一线发挥作用。开展涉企重复行政检查专项整治,制定任务分解方案,明确行政检查主体资格单位25家,完善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最大限度压减检查频次,以实实在在的作风转变,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