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建伟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奋进新征程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
今年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开启崭新篇章。
近年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市建设迈上新台阶,努力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为担当“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重大使命,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推动“镇江很有前途”跑进现实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持续加强思想理论武装
市委高度重视理论学习教育,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市委常委会带头深化理论学习,带头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今年以来已举办12场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全覆盖巡学旁听各市、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组建“明理·‘镇’行”理论普及联盟,开展“贯彻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主题宣讲活动2000余场,并成立镇江市总体国家安全观宣讲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讲团等宣讲团队,分众化宣讲党的创新理论。
做优《镇江日报》理论版,建好用好“学习强国”镇江学习平台和《网尚讲“理”》网宣平台,举办“学习达人赛”等学习宣讲活动,党员干部冬训多次获省优秀组织奖,连续两年获评江苏“学习达人”挑战赛优秀组织奖,“‘新农人’镇村行”冬训项目获省委宣传部正式立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完成《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通俗读物口袋书》《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手账》,拍摄制作《乡村振兴面面观》等5部教学片,以“理”包形式赠送广大基层党员,通俗化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受到基层党员欢迎。
充分发挥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江苏大学理论研究基地和句容市实践调研基地,以及党校、在镇高校、社科研究机构、新型智库等作用,推出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戴庄经验”及其可推广性研究》调研课题获得省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社科工作整体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今年央视“开学第一课”大篇幅聚焦我市现代化农业发展,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和全国人大代表、“新农人”魏巧受邀为全国学生授课。主题教育期间,我市相关经验做法也先后登上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重要媒体平台。
近年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镇江很有前途”的谆谆嘱托,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镇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正面宣传有声势,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
精心组织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宣传,弘扬爱党爱国主旋律。
今年在市主流媒体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等专题专栏,做好主题教育和“强信心”等重大主题宣传。联合中央、省级媒体与市县媒体联动开展“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推出专题报道、短视频等新闻产品近百件,在更高平台展示镇江高质量发展故事。
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等群众性主题宣教活动,做到月度全覆盖、地区全覆盖、受众全覆盖。主办“砥砺奋进的镇江”3D网上主题展览,上线当天浏览量破万;“镇江很有前途”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大型图片展,线上线下吸引12万人参观。
通过举办承办“春风又绿江南岸”市外媒体见面会、海外华文媒体看镇江、Show Jiangsu——外媒摄影记者江苏行等活动,不断强化与境内外主流媒体的良性合作,“借梯登高”讲好镇江故事。举办“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镇江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镇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平台已成为联通政情民意的桥梁纽带。借助江苏发展大会镇江行、碳达峰碳中和2023金山峰会等推出一批精彩报道,有力展示镇江新形象。
深化赛珍珠文化品牌建设,举办“三方四国”赛珍珠国际学术研讨。围绕海外青少年群体开展首届“增华阁”海外华裔青少年写作大赛、海外华裔菁英青少年大运河文化体验活动、“寻根之旅”主题研学活动。第五届国际道教论坛成功举办,获得中央统战部和省委高度认可。
稳步推进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和镇江文广集团媒体融合,推动丹阳、句容、扬中、丹徒4家县级融媒体中心提质增效,丹阳融媒体中心被中宣部列为全国试点。
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
“哐哐,居民们请注意,社区平安锣提醒大家:关好门窗防火防盗……”一声声居民们十分熟悉的锣声在润州区金山街道银山门社区纵横交错的深巷里回响。这一声声“平安锣”一敲就是36年,“小铜锣”敲出了“大平安”。
市委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龙头工程抓紧抓好,市委常委会每季度研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定期督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树牢“真创建、真解决问题、群众真满意”工作理念,创新实施文明镇江“思想引领提升、城乡环境整治、公共秩序改善、美好家园升级”四大行动计划、12个重点项目。
广泛开展“文明进万家”群众性创建活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成为全国试点。坚持创建惠民利民,培育“烟火气 文明风”工作品牌,打造大八叉巷、永安路、三茅宫、纬五路等文明街巷。深入实施乡风文明提升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实现全覆盖,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同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贯通融合。组织开展“点亮星夜”“温暖秋冬”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深化“大爱镇江”品牌建设——
完善先进典型选树挖掘、培育、推荐、宣传、学习、礼遇6个工作机制,实现典型选树工作的制度化、长效化。培育选树赵亚夫、糜林、王华等一批全国全省重大典型,类型全省最全、数量居全省前茅。每年选树市级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50个,累计有11个典型入选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大爱镇江”年度人物评选树起了城市精神丰碑。
建成“中国价值”主题公园、好人一条街等一批宣传阵地,不断营造崇德向善浓厚氛围。
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出台《镇江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组织开展“大爱镇江爱之行”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养正学堂”工作品牌,《“八礼四仪”养成教育课程》入选全省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特色课程。开展“开学第一课”、“童”字系列活动,持续加强文明校园建设,拓展“小橘灯”志愿服务,引导广大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争当拥有“四个自信”的好少年。
举办学雷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广泛开展学雷锋主题宣讲、故事分享、经验交流、志愿集市,弘扬志愿文化,讲好镇江新时代雷锋故事。
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超65万,占常住人口的20.19%。
繁荣发展文艺事业
今年仲夏时节,获田汉戏剧奖、国家艺术基金的丹剧《凤先生》在江苏大剧院上演,一句句语言音调柔和、曲调朴实优美、具有清新抒情色彩的丹剧唱词,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我市打造的“文化名人厚植镇江”行动计划,先后推出吕凤子文化主题日活动,包括丹剧《凤先生》公演、“凤鸣高冈”——吕凤子的艺术教育人生展等;推出赛珍珠主题系列活动,将曾获第2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巡演近50场的舞剧《春江花月夜·赛珍珠》重新打磨升级为2.0版本《大地·珍珠》,邀请了近30位外籍舞蹈家加盟,是近年来省内外籍演员参与最多的文艺作品之一,以及首发《中国赛珍珠论集:赛珍珠与中国小说》英文版等;举办“寻根故里·君归有期”张君秋文化周活动,落成张君秋大剧院、纪念馆,举行揭幕仪式暨开台演出、张氏后人寻访祖宅、《百年巨匠》纪录片拍摄、京剧公益知识讲座等。
2020年的央视中秋晚会,一曲来自我市的《归乡》勾起了广大游子的思乡情绪,让人听得如痴如醉;由我市制作的城市微纪录片《归乡》,几日内新华社点击量就破三百万。
音乐剧《九九艳阳天》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在保利旗下全国院线巡演场场爆满;扬剧《花旦当家》获省文华大奖,主演龚莉莉摘得戏剧梅花奖;扬剧《完节堂1937》参加国家公祭日展演;大型锡剧《太平洲上》全本登上央视戏曲频道。
文化惠民品牌更加响亮——
“感谢小剧场!让我们能在家门口看上戏。”不久前,镇江高新区蒋乔街道“清曲社”小剧场上,《沙家浜》《珍珠塔》等一个个经典曲目轮番上演,赢得了社区居民们的热烈掌声与喝彩。
我市深入推动“乡村(社区)文艺播种计划”,足迹遍布610余个乡村、社区,开展志愿服务8000余场,项目获评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成果、“四力”教育先进案例等。
公共文化服务持续优化——
全力打造“文化金山”“书画之城”城市名片,将“金山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米芾国际青少年书法大赛”传播到世界舞台。创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率先在全省出台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规范,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全省第一,实施“戏曲进校园·百校百场演出计划”,深入推进小剧场建设工作,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城市文化软实力全面增强。
书香镇江建设蓬勃开展——
近日,市民李长森来到位于如意江南的“面包联盟”面包店买东西,被店里“文心书坊”书架上陈列的书本吸引,抽出一本《77人的“78天”》看了一章,索性又点了一杯咖啡坐下细细品读。作为2023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文心书坊”已建成20个,为浓厚全社会“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阅读使人充实、进步和快乐。我市聘请央视主持人沙晨为镇江全民阅读推广大使,创成中华诗词之市,获评第二批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深化“文化荣光 书香镇江”系列阅读活动,全面加强农家书屋等基层阅读设施建设,居民综合阅读率位于全省前列。
稳步发展文化产业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在镇江经开区心湖公园,一场长江·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嗨翻”全场,两天时间吸引了全国6万乐迷齐聚镇江。
近年来,我市有力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出台《镇江市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行动计划(2022—2025年)》《镇江市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实施方案》《镇江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举办全市文化企业发展大会,认定发布镇江民营文化企业10强,一批文化企业入选第四届江苏民营文化企业30强以及第四批、第五批江苏省重点文化科技企业,镇江市醋文化博物馆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西津渡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京口区大禹山创意新社区先后入选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句容市、润州区入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西津渡等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全市共有33家文化企业上市挂牌。《全域新“夜”态的“西津密码”》入选首批100个“长三角人文经济典型案例”。
有效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成立市长江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镇江分院等智库平台,在全国率先成立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志愿者联盟并入选30个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新案例,江河交汇·京口瓜州(镇江扬州)千年运口保护展示项目入选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规划重点项目库。复兴世界公认的时间最早、历史最长的民间救生组织——“京口救生会”,成为国际救捞文化教育基地、江苏省水上搜寻救助示范基地。编纂出版《中国古代长江救生源流考》,填补了我国古代长江水上救生历史文化研究的空白。连续举办大运河文化论坛,精心举办长江国际音乐节,制作纪录片《流淌千年润古今——大运河科技之光》在央视网播出。
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网信、文旅融合发展,出台《金山文化人才计划实施办法》,分层分级分类建立人才梯队,完善宣传文化人才引育平台,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新的加强。
文化“软实力”成为发展“硬支撑”。2022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3%,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连续9年成为城市支柱产业。
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站在新起点,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担当实干、奋楫争先,勇于担负“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的重大任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镇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