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守正创新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27 08:52: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0
【字号:  】【打印

□记者 陈雪峰 赵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围绕打造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定位,近年来,盐城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以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重点突破、壮大产业主体,着力提升产业发展集约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为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贡献力量。

厚植人文底蕴 擦亮红色文化传承保护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盐渎传千载,城拓沐海风。盐城镌刻着悠久的记忆,流淌着多彩的文脉。

北宋三相吕夷简、晏殊、范仲淹先后在盐城担任盐官,创办西溪书院以启文脉、修筑范公海堤以佑民生,留下千古佳话;文学巨匠施耐庵隐居白驹场,以盐城水墨润就了不朽名著《水浒传》;淮剧、建湖杂技、东台发绣等国家非遗文化,在这里诞生、传承和发扬。

盐城,还是一座与新四军有着深厚渊源的英雄之城,红色文化基因代代传承。新四军纪念馆、八路军新四军会师纪念地、抗大五分校旧址、华中鲁艺烈士陵园、中共华中工委纪念馆……目前,全市现有红色遗存遗址248处,以烈士命名的镇村128个,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72处、馆藏革命文物5766件(套),9个县(市、区)全部列入国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资源总量、重要资源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用好红色资源,保护好是根本,管理好是关键,运用好是目标。为进一步发挥好盐城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功效,今年,江苏省文旅厅公布“喜迎二十大 见证新江苏”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评选结果,围绕“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见证时代进步”主题,全省遴选并推出20条线路。盐城市3条线路上榜,其中一条精品路线就是“铁军铸魂生态盐城”。

近年来,盐城市坚持“红”字当头,紧扣主题主线,用好用活红色资源,充分挖掘盐阜大地特色优秀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同时,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永葆初心、永担使命。大力弘扬新四军的革命精神,做到党史学习教育与弘扬新四军铁军文化贯通融合,为推动盐城高质量发展凝聚精神力量。

推动绿色发展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近日,央视系列微纪录片《思想的力量》之“美丽中国是我家”,通过网友的视角推介各自所在城市风光风貌,展现新时代美丽中国图景。片中介绍了盐城黄海湿地:在海边随便逛一逛,就能不经意发现鸟中大熊猫、世界一级珍禽——勺嘴鹬,这儿有全世界最大的麋鹿族群,还有中国最大的候鸟保护区。

盐城拥有582公里的海岸线、683万亩的沿海滩涂、4550多平方公里的黄海湿地,栖息着近1200种动物。丹顶鹤翩翩起舞、麋鹿呦呦鸣叫、极危物种勺嘴鹬悠然栖息……“黄海湿地 吉祥三宝”自在生活,诠释着这里的无限生机。兼具海洋、湿地、森林三大系统,黄海的雄浑气魄与星罗棋布的湖荡灵气在这里交相辉映,黄海湿地是中国首个,也是唯一的海滨湿地世界自然遗产。

初冬时节,东台条子泥多处碱蓬变为红色,从空中俯视犹如一幅魅力四射的旖旎画卷。盐城丹顶鹤湿地生态旅游区蒿红似血、万鸟翔集,置身其中,宛如“仙境”。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平原森林——黄海国家森林公园,拥有良好的森林和植被环境,森林覆盖率达90%,被称为城市的“森林氧吧”。

空中俯瞰盐城海岸线,这条绵延漫长的“海上走廊”梦幻唯美,这里是“国际湿地、沿海绿城”。远望,海天相接、芦苇飘荡,一派原始生态风光;近看,轻盈优雅的丹顶鹤、展露雄姿的麋鹿、悠然自得的勺嘴鹬,这些神秘的精灵与蓝天大海,共同描绘壮美的生态画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拥有长三角中心区唯一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盐城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战略位置,主动践行“两山”理念,守护独特生态资源,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黄海湿地共建共享、永续利用,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打造“美丽中国”的盐城样本。

文化自信自强 助推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第七届中国杨侍生态美食节暨“杨侍”杯盐城地方烹饪技能大赛在盐都区郭猛镇杨侍村开幕。该项活动除了充分展现生态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外,还进一步挖掘杨侍特色美食文化,助推餐饮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作为该区乡村休闲旅游的先行者,当地坚持农旅融合发展,构建“一园三带”全域旅游布局,打造“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据统计,杨侍村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亿元,旅游业已成为郭猛镇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是盐城市文旅融合撬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文旅融合,是盐城发展的地域特色。近年来,省文旅融合标杆荷兰花海《只有爱》以及东台《天仙缘》、盐都《印象大纵湖光影秀》,大洋湾唐渎里美食节、东台黄海森林公园音乐节、森林奇遇记儿童剧、水街主题庙会等受到市场热捧;建湖淮剧、盐都草房子、三官村农家乐园推出后,陆续成为文旅深度融合标志打卡点。

这些经典案例表明,只要有高质量文旅融合产品,就一定会形成市场爆点、品牌热点和发展转折点。近年来,盐城市推进产业融合工程,践行“融”的理念,除了要推动文旅产品、业态、市场、服务等深度融合,还要发挥文旅产业渗透力强、融合度高、跨越性广特点,加快培植“文旅+”产业。譬如,“文旅+农业”以培植乡村旅游业态为突破口,加快东台、盐都以及黄河故道片区等乡村旅游集群建设,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力争新增省级及以上乡村旅游重点镇(村)6至8家。

盐城厚重如书,散发着历史的底蕴;盐城灵动如诗,演绎着生命的精彩。

畅游湿地之都,盐城到处是绿水青山;成就合作之美,盐城遍地是金山银山。盐城正沿着“强富美高”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不断书写“竞逐新赛道 勇当排头兵”的精彩篇章。

作者:  编辑:王子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