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岩
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13.64万人次、营业收入2515.6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56%、14.98%;19家重点监测商贸企业实现销售额6.28亿元,同比增长7.9%……今年“五一”假期,徐州市泉山区假日经济表现亮眼。文旅消费与商贸经济同出彩,泉山文商旅融合凭实力“出圈”。
在徐州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泉山区已连续4年位列第一等次,实现主城区“四连冠”。如今,泉山全力冲刺“千亿级实力城区”、现代产业强区、开放引领之区、消费活力之区,打造徐州城区经济“领头羊”。“围绕迈向‘千亿级’、打造‘四个区’的目标定位,我们将更加巩固作为徐州综合实力最强的主城区地位,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在全市大局中多作贡献,以更加高昂的士气在全国、全省发展中争先进位。”徐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泉山区委书记,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勇说。
5月9日,泉山区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无人机培训基地启用,可提供考取中国民用航空局相关执照的全流程服务。4月初,泉山低空一体化服务平台试运营。“14台无人机全天候提供政务服务,平台未来还计划在交通出行等方面发力,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百姓身边。”徐州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玉庆介绍。
紧盯科创前沿,抢抓产业“风口”,泉山充分发挥珠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淮海科技城等创新园区的引领作用,在算力应用、智能制造、智能交互、数字安全、数字医疗等领域不断突破,形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低空经济产业链。
走进今年新成立的江苏智鹏时代交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CEO李鹏向记者展示最新成果:智能巡检小车应用超声波雷达和自建大模型,可对轨道交通的焊缝进行检测。“原来靠人工步行观察,现在只需远程操控,大大降低了检测时间和误报率,目前徐州地铁方面正与我们洽谈合作。”李鹏说。
如今在泉山,一批新兴产业领域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公司聚焦数字网络安全,迎来爆发式增长,今年一季度营收超过去年全年60%。”江苏云天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戴宪宇透露。
今年一季度,泉山新注册数字经济企业170家,同比增长37.1%。泉山区数据局局长马雪雪表示,围绕“扛起全市数字经济发展大旗、当好主阵地”定位,今年泉山区定下“两个一百”的目标,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上企业突破100家、营收突破100亿元。
坐拥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的泉山区,也是徐州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阵地。从这里启程,徐州中欧班列已常态化开行18条线路,通达欧亚21个国家的50多个城市。此外,港务区内数字贸易产业园实现“四个首创”:落地全国首单“中欧班列+市场采购贸易”业务、完成徐州首单二手车出口、开通徐州首列跨境菜鸟专列、建成徐州首个跨境选品中心。该产业园业务负责人王宇龙介绍,目前园区累计注册企业45家,成功引进阿里巴巴全球速卖通、全球贸易通运营中心、纳斯机构3大行业龙头,创新构建“一般贸易+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服务体系,本地商品出口占比达70%,助力徐州及淮海经济区企业出海远洋。
放大开放平台优势,泉山用好“徐州最美”的云龙山水资源,延展出一条“环湖经济带”。“五一”假期,云龙湖景区接待游客59万人、同比增长47.5%。
“原来的水族馆正在改造,预计6月开放,云龙山磁悬浮滑道建设也在推进,‘彭城风华’湖上实景演出提档升级,一票难求。”泉山区金山街道办事处主任郭迪说,“环湖经济带”的新动作、大动作不断,未来将重点打好文化旅游、高端商贸、数字产业“三张牌”。
从“环湖经济带”到中部、南部、西部三个商圈,泉山构建起“三圈一带”的消费版图。新近开业的徐州首家京东奥莱,带动首店首发经济,开业首日其所属徐州三胞国际广场客流达8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此外,富国街、花语路、倒马井等一批特色街区不断提档升级,推动街巷经济、夜间经济、网红经济更加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