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委《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将助力徐州建设产业强市
2022-01-23 09:03:00
来源:徐州日报
0
【字号:  】【打印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上月25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重点产业。《意见》提出:“促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等创新要素丰富、产业基础雄厚地区转移。”将对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抢抓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机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进一步优化徐州制造业布局、建设产业强市带来实质利好。

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

徐州有比较优势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我国产业体系完整性和产业链安全稳定面临较大挑战。怎样把握制造业转移和承接的重点方向?《意见》聚焦产业和区域,提出系列措施。推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有序疏解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等功能和设施。发挥大中城市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主动承接超大特大城市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立足差异化定位,因地制宜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

市工信局副局长张伟在分析徐州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时说,当企业生产成本上涨超过重置成本时,企业和资本一定会流向更具比较优势的地方。产业基础是优势,就像卡特彼勒1994年落户徐州,是奔着徐州工程机械产业配套,奔着徐州熟练的产业工人来的,现在发展得也很好,营业收入连续多年突破100亿元。徐州还有科教资源密集优势,10所高校、31家科研院所、20万在校大学生,拥有矿大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两个“双一流”学科。同时,徐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8.5万,拥有产业工人221.67万名。这些都是有待开采的富矿,也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

徐州的区位交通优势非常明显,高铁通达城市位列全国第四。园区平台优势在淮海经济区范围内首屈一指,国家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自贸区联动创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互联网通道、中欧班列、淮海国际陆港,也是唯一拥有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和综合保税物流中心的城市,具备一定的项目承载能力。

从推进徐州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来看,粗放式发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资源化、重型化的产业结构奠定了过去徐州经济腾飞的基础,也带来陡增的转型升级压力,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市委在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发展战略,市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围绕徐州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等,从优先承接发展、引导优化调整两个方面确定和发展相关产业,助力徐州制造业更高质量发展。

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合作

徐州有潜力

推动国内产业转移合作,也要高水平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意见》提出,巩固东部地区在国际产业合作中的先导地位,培育全球重要加工制造基地和新增长极。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平台作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产业合作,推动市场、规则、标准方面的合作联通。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

市商务局副局长甄文庆说,当前,徐州已经进入全新历史发展阶段,全市开放型平台体系建设全面实现了格局性重构。以徐州综保区为首要开放平台的“十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突破。淮海国际陆港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并全面启动规划建设,观音机场航空口岸功能不断提升,电子口岸、无水港等重要平台先后建成,徐州综保区封关运营,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国际邮件互换局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快速落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00列,徐州已成为淮海经济区开放平台最多、开放能级最高的城市。

各类平台的集聚,进一步改善了徐州市的投资软环境,促进了徐州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近年来,徐州市加速新兴战略性产业布局,充分利用各类开放平台、各级开发园区突出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医疗智能制造与健康等产业招引,徐州综保区结合徐州和经开区主导产业配套优势,重点打造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保税加工基地和保税服务创新区域中心,加快构筑“保税+”特色产业新体系,加快利用外资的总量和质量持续提升,全面壮大全市经济体量规模,带动徐州开放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如何更好推动产业转移?甄文庆说,2022年,徐州市将围绕建设好自贸试验区联运创新发展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试点地区等平台,发挥营商环境和制度型开放优势,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从物流、土地、人才等方面,完善产业转移工作的各项配套措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效力,推进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为实力徐州建设提供强劲支撑。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徐州要走新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徐州制造业实现了飞速发展,工程机械产业进入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与此同时,徐州制造业处于转型升级之痛中,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必须走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新道路。

当前,全市工业发展处于量的积累还没完成,就面临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产业发展优势还没形成,就面临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势和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优势的“两头挤压”;现代产业体系没完全建立,就面临自主可控的要求。从产业发展面上看,徐州市地标产业偏少,除了工程机械、新能源产业,在省内乃至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不多,战新产业占比偏低。

“十四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6+4+N”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契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制订产业方案,出台支持政策,组织专题活动,打造服务平台,强化工作考核,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集成电路与ICT、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节能环保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带动作用日益凸显。总体来说,全市逐步实现了产业发展从劳动密集型到资金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发展的态势。

我们应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制造业发展路径?张伟分析说,结合徐州市产业基础、企业实力、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制造业可以通过强链、补链、延链、稳链、畅链、建链、壮链,多措并举畅通产业链循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进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全面提高产业链控制能力,这也是新时期推进产业做大做强、保障产业安全的关键所在。还要抓住国家制造业有序转移的政策契机,结合《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谋划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集中优质要素谋划重特大项目重构区域产业新格局。比如,以徐州都市圈为中心,依托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区域性应急物资生产保障基地,促进救援、防疫等应急物资产业科学布局、合理集聚。

作者:  编辑: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