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出彩,泰兴现代农业有看头
2022-06-28 09:05:00
来源:泰州日报
0
【字号:  】【打印

□本报记者 朱敏丽

特约记者 张建荣

通 讯 员 徐 路 沈 凯

端午节前后,泰兴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和农业园区的工作人员格外忙碌,他们正在筹备一场该市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农业项目现场观摩会。

根据计划,6月中下旬,泰兴市四套班子领导,将带领该市各乡镇(街道)和农业园区“一把手”,由西向东,辗转8个乡镇(街道)、1个农产品加工园,现场观摩12个农业重大项目。

看一看、晒一晒、比一比。在泰兴,类似规模的项目现场观摩会,以前只有在工业项目上才看得到。

“经济发展‘项目为王’。项目既是工业发展的‘牛鼻子’,也是乡村振兴的强引擎。”泰兴市委书记张坤说,必须坚持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大力建设产业园区,加强农业项目招引建设,发展科技型、智慧型农业,接长加粗产业链,构建起“工业农业双轮驱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泰兴先后招引建设的千万元以上农业重大项目65个,总投资73.37亿元,连续三年在全省乡村振兴考核中位列第一方阵。

园区+,特色项目勾勒新版图

夏日炎炎,走进黄桥现代农业产业园,各类成熟的瓜果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口舌生津。

去年底刚到黄桥现代农业产业园投资的客商焦文采,迎来他的首场丰收,年初种下的西瓜、甜瓜陆续上市,200多亩瓜果每茬能卖到80多万元。“多亏当初选择进园区,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见效。”焦文采告诉记者,进园区投资相当于“拎包”入驻,不仅路、水、电、棚架等基础设施不需要自己操心,而且还乘上园区与省市农科院合作的“东风”,推出最新品种优质瓜果,抢占市场先机。

“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模式的重要载体。”泰兴市委副书记张红霞说,有了园区就有了抓手,可以有的放矢地招引农业项目,推进农业全环节提升、全产业融合、全链条增值、全要素保障,全面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成立于2009年的泰兴农产品加工园,是泰州市和泰兴市两级政府重点打造的“农”字头特色园区。多年来,园区紧紧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加工的产业定位,形成了粮食加工、畜禽加工和果蔬加工三大特色产业板块,先后获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十四五”期间,园区瞄准“鲜食之都”的产业发展定位和“长三角之胃”区域发展目标,积极打造“卤味、快食、面点、果饮”四大鲜食产业集群,现已入驻企业62家。2021年,园区实现销售82.6亿元,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

目前,泰兴星罗棋布24个农业产业园,其中1个国家级,1个省级,22个泰州市级,覆盖所有乡镇(街道)。

项目聚集园区,泰兴农业版图愈发明晰:“十四五”期间,北部以农产品加工园区为中心,打造 “鲜食之都”;东部以黄桥为中心,建设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西部以滨江为中心,建设滨江粮食物流产业园;中部以姚王街道为中心,推进 “江沙蟹”一二三产融合。

科技+,专家坐镇打造农业“芯片”

控制行距、株距就能控制萝卜大小。这是萝卜种植大户李军从南京农业大学的教授柳李旺那里学到的经验。

李军在泰兴市新街镇河西村种有600亩萝卜,距他的萝卜田不远,有一座由农业专家长期坐镇的“萝卜科技小院”。这两年,李军“近水楼台先得月”,萝卜越种越好,年收入近千万元。

萝卜种植一直是新街镇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超过12000亩,庞大的产量、单一的品种,曾一度造成果贱伤农的现象。去年,泰兴着力在农业引才、育才上下功夫,联合省科技厅、省农业农村厅、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共同创建“萝卜科技小院”,与全省39家萝卜科研、生产单位合作,栽植萝卜品种200多个,致力于选育、推广适合泰兴乃至全省的萝卜新品种。

现在,柳李旺等农业专家不仅长期驻扎在新街,他们还在这里繁育了800多种萝卜种子。“种子被称为农业的‘芯片’,优质种子培育成功,将大大提升新街萝卜品质。”新街镇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戴澈信心十足地说。

集天下“贤士”,促科技兴农。这一点在泰兴很常见。

年初,围绕高端生物食品产业打造,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齐聚黄桥,展开了一场激情澎湃的高端学术研讨。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类似的研讨会就已开过多次。

依托“最强大脑”,泰兴目前注册成立了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研究院,建成占地30亩的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孵化中心,设立20亿元规模的黄桥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已有5个重大项目成功落户,总投资14亿元。同时,拥有产业关联企业和项目30多个,一座百亿级的中国生物发酵与未来食品城正在加快崛起。

智慧+,“数据中心”力挺精准种养

在泰兴滨江镇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一座9000多平方米的大棚,只需两个人管理。

“农业大数据让农业生产不再‘凭经验感觉’干活。”大棚负责人曹斌一边介绍,一边在手机上打开智慧农业控制软件,通过智能手机,就能一键开启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实现自动检测室内温湿度、光照度及室外气象参数,自动施肥、滴灌浇水,使得植物生长获得最佳的生长环境。

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发展,大数据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的“生产要素”。

去年,泰兴在该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建立规模庞大的农业大数据库,打造全流程综合管控平台和综合展示中心,为一产科学种养、二产精深加工以及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该中心已投入使用。走进中心,一块巨大的屏幕映入眼帘。泰兴农业农村局局长潘冬子告诉记者,今后,该市将在中心依托专家团队技术支持,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大数据建立一个一二三产融合的数据模型,对农业产业链上下游骨干企业以及种养户的重要环节实施监管,同时及时发布种养、产销等信息。

“有了数据中心的助力,养殖、种田更精准,老百姓心里更有数了。”养鱼户刘世春说,以前养鱼,当觉得天气比较闷热,就把增氧机打开。但实际上该不该增氧,心里并没有底。有了数据中心及时关注,就会精准知道鱼塘是否需要增氧。一方面可以节能,另一方面让动植物的生长环境更加科学稳定。

“有了智慧平台,对我们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也是极大的好事。”江苏百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开荣说,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优势技术资源,可以实时连线全市生猪养殖大户和养殖场,为企业提供更健康、品质更好的生猪资源,同时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了解供求信息,整个过程变得更精准、更便捷、更及时了。

作者:  编辑: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