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胡兰兰
戴上口罩、穿上防尘服、穿过风淋室,一大早,党的十九大代表、杉金光电(南京)有限公司偏光片后工程段检查班班长王蕾走进车间开始工作。
去年,车间里装上了全自动检查设备。智能化生产线上,工人们只需将要检查的偏光片放入检查机器内,由机器实时检测、记录、跟踪产品信息,监测显示产品品质,标记产品缺陷分布和缺陷程度。身为车间班长,王蕾要做的就是监督和管理机器运行状态,查找检查工序中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提出针对性改善方案。
王蕾已经跟偏光片打了18年交道,从农民工成长为企业骨干,她对这些像塑料薄膜一样的产品熟稔于心。“对于很多人来说,它很陌生,但又是生活中离不开的。”她指着记者的手机屏解释说,作为液晶显示屏的重要光学元器件,偏光片被广泛用于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中,有了它,这些产品才能显示出图像和色彩。
不管什么样的偏光片,只要存在问题,王蕾几乎扫一眼就能看出问题在哪儿。这样的功力,源于她日复一日的精益求精。刚工作时,检查员们纯靠一双手和两只眼睛,一片一片查找问题产品。有时当别人还在吃饭,王蕾已回到车间,待在工位上反复练习,一个月后便成为了优秀检查员。
公司曾将一个新的超小型偏光片项目交给王蕾负责。为了提高产量,王蕾吃饭、走路时都在想,剪裁如何落刀、送片速度怎么设置……经过一遍遍验证方案可行性,她成功将裁断效率提高3倍,项目产量在行业中遥遥领先。说起这段经历,她充满自信地说:“专业能力过硬,一线工人也能成就精彩人生。”
从外企员工到民营企业工人,王蕾见证国产偏光片产业的崛起。
杉金光电的前身,是韩国企业LG化学在中国投资的偏光片生产企业,名为乐金化学(南京)信息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去年,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收购 LG化学偏光片业务,杉金光电正式启动运营。由此,中国偏光片产品的自主化率从不到10%迅速增至45%以上,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作为偏光片国产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杉金光电如今拥有170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成为全球最大的偏光片供应商。“能在生产岗位上为我国偏光片产业的发展创造价值、作出贡献,我感到满足和自豪。”王蕾说。
车间就是王蕾的舞台,她明显感到,这几年车间工作变得更“轻松”。2016年,工厂里装上半自动设备,检查速度快了不少。去年,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系统投入使用,从原料仓储、配送到自动化生产、智能化检测,均实现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车间内外管控一体化,不仅进一步“解放”双手,检查效率提高十几倍,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不良率和能耗也大大降低。
这些变化也促使王蕾思考,如何做到人与机器“相向而行”,通过工序优化,让智能车间的“红利”最大化。“在推进智能制造全流程中,技术工人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她看来,无论是起始阶段的业务需求分析,还是产线设计,都离不开扎实的业务知识;设备调试、操作、维护,离不开熟练的技术技能;投入应用后,业务流程的持续改进、设备的持续升级,也需要业务知识与技术技能。“我们一线工人更应该通过学习、培训加快转型,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为智能制造提供支撑。”
坚守生产一线,王蕾特别关注年轻工人的成长。“国家出台很多政策,充分激发产业工人队伍的创造力。”身为一线工人,她期待加大相关政策举措的落实力度,给予工人更充分的待遇保障、更畅通的晋升培训渠道,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工人的社会氛围,让工人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从而鼓励更多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车间之外,履行党代表职责,王蕾尽己所能为民解忧。“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后,很多人给我发短信、打电话提建议、诉难题,这种信任与期待,让我深感责任在肩。”如今,王蕾的党代表工作室,成为工友们探讨工作、聊心事难题的一方小天地。这些年,外地员工来上班,她就动员亲戚帮忙租房子;为解决哺乳期女工“背奶”难题,她发起建立母婴室,这已成为南京市的示范点……大到公司的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小到班车站点设置、食堂卫生,只要身边人有诉求,她就会积极帮忙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则尽责向上传达。
用哪个词来形容这十年的变化与收获?王蕾脱口而出——“专精”。她说,“无论是作为产业工人还是党代表,做好专业工作,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才能在新时代的舞台上,展现更多作为,发挥更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