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吉凤竹) 2月6日,连云港召开全市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会,引导全市上下把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以优质项目的接连落地、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连云港新实践、加快高质量发展“后发先至”提供有力支撑。
连云港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000亿元,5年累计产业投资超6000亿元。站在冲刺决胜“十四五”的关键节点,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432”招商引资计划、“十百千”项目攻坚行动、“222”质量提升工程,确保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
围绕10条重点产业链和52条细分产业链,连云港将定向招引培育一批上中下游配套项目,构建具有港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创新优势,依托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等创新载体,加快推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培育壮大。发挥临港靠海禀赋优势,用好自贸试验区、综保区、渔港经济区等平台,大力招引涉海类项目和物流、跨境电商等临港服务业项目,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蓝色动能”。巩固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大会成果,快速提升安防产业体量规模和能级水平。
项目是“硬支撑”、环境是“软实力”,连云港将持续擦亮“连心城、贴心港”营商环境品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全面落实“非禁即入”、公平竞争审查等制度,推动自贸试验片区与江苏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联动,持续提升政府公信力,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数据产权保护等领域法规制度及配套,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做强“两基地、一班列”标志性工程,不断增强现代化国际海滨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